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具有强大专职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如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其根原因是基因的选择表达
(2)DC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其表面产生糖蛋白并特异性地与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S1、S2信号分子,最终激发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的进出与信息交流功能.
3)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研究思路是:建构HIV可识别的带有CD4受体的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等结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扩增,蛋白质也无法合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树突状细胞的部分功能.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其表面产生糖蛋白并特异性地与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S1、S2信号分子,最终激发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解答 解:(1)由图可知,DC细胞与吞噬细胞功能相似,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
(2)抗原是大分子物质,进入DC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功能;DC细胞的糖蛋白能特异性地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3)由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故研究思路是:建构HIV可识别的带有CD4受体的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等结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扩增,蛋白质也无法合成.
故答案为:
(1)(骨髓)造血干细胞   基因的选择表达
(2)胞吞   (特异性)受体     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控制物质的进出与信息交流
(3)成熟的红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等结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扩增,蛋白质也无法合成

点评 本题结合树突状细胞的部分功能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及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出现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燕麦俗称野麦,是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调查发现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黑颖(基因A)和黄颖(基因B)为显性,且只要基因A存在就表现为黑颖.某小组用黄颖与黑颖燕麦做杂交实验,F1全为黑颖,F2自交产生结果如图所示.
(1)用遗传图解的形式将该小组的实验流程表示出来.
(2)在生产中,AABB型个体有非常强的应用.该小组的同学想借助上面实验中的F1种子及子代中的黄颖和白颖个体,结合单倍体育种流程进行快速育种.下面是其部分设计步骤,请补充完善:(育种中产生的种子用F1、F2、F3…Fn表示)
①种植F1的种子待开花时收集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②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纯全植株,单株收获表现型为黑色的种子F2
③将每株所结的F2种子部分留种,部分和白颖个体杂交得到F3种子
④F3种子种植长成植株,自交观察F4种子的表现型
若后代有黄颖出现表现型,则原来黑色植株所结的种子即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制作果酒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将冲洗并除去枝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
B.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
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D.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已知某模式生物的毛色、眼色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今选取黑毛红眼(♀)和白毛白眼(♂)杂交产生F1,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黑毛红眼黑毛白眼灰毛红眼灰毛白眼白毛红眼白毛白眼
290590320
171631301515
A.毛色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 (B/b)位于X染色体上
B.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C.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与灰毛白眼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个体占的比例为$\frac{7}{16}$
D.F2表现型的种类有6种,基因型有1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也有关,当I基因存在时狗的毛色为白毛.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以下是有关狗毛色的杂交实验如图1:
(1)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BBii和Bbii;如果让F2黑毛狗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中褐色狗的概率是$\frac{1}{9}$.如果让 F2中褐毛狗与 F1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
(2)B与b基因不同,其本质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两(多)对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3)图2为F1的白毛狗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该图象来自于雌性亲本,依据是图中标号②的细胞的不均等分裂.
(4)细胞③与细胞②、①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胞③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分布大量的感受器.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受体.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 (结构).
(3)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等量的(2mL)肾上腺素,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等量的(2mL)鱼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无光(无光/有光)处,约2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威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

C.胚细胞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l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

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