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3 | |
B. | 在甲图中的a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 |
C. | 在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 |
D. | 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强度,因为当光照为0是没有光合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由线粒体产生;b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线粒体还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氧气;c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d时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e为光的饱和点.m1是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m2是指释放到外界环境的二氧化碳;m3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二氧化碳;m4是指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n1是指呼吸作用利用的氧气;n2是指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氧气;n3是指释放的外界环境中的氧气;n4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解答 解: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为净光合作用量,对应乙图中的m3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二氧化碳,A正确;
B、在甲图中的a点时,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B正确;
C、甲图中c点时,呼吸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则乙图中m1=n1=m4=n4,所以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C正确;
D、甲图中e点以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这是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因此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太低,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物质是DNA | B. |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
C. |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D. | 遗传物质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
B. | 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 |
C. | 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 |
D. |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B. |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
C. |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 D. |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很难进人荔枝果实中,造成荔枝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这一唯一的产物 | |
B. | 因为荔枝进行无氧呼吸时无法产生[H],所以不能产生H20 | |
C. | 荔枝在进行无氧呼吸时,糖类等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移至ATP中储存,其余的都以热能释放 | |
D. | 若要检测荔枝中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霉菌由拟核DNA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环孢霉素 | |
B. | 不考虑R基上的氧原子,一个环孢霉素分子含有12个氧原子 | |
C. | 只有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该霉菌才能合成淋巴因子 | |
D. | 合成环孢霉素的过程中,转运RNA与相应氨基酸结合后进入核糖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东阳市高二下学业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相同的mRNA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细胞中
C.R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
D.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