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示意图.字母A~D表示化学物质,数字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问题:
(1)①所示过程以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
 
作为原料合成B,催化此过程的酶是
 

(2)②所示过程由[C]
 
识别B的序列,并按B携带的信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
 
序列的D.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
分析:1、据图示可知,①所示过程为转录过程,②所示过程为翻译过程,A为DNA,B为mRNA,C为tRNA,D为蛋白质.
2、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3、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 解:(1)①所示过程为转录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催化此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2)②所示过程为翻译过程,由转移RNA(tRNA)识别mRNA的序列,并按mRNA携带的信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故答案为:
(1)DNA(A)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转移RNA(tRNA)  氨基酸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命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生物学家研究患者家系推测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构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种酶参与
B、图示此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最好采用显微注射法
C、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核DNA上需借助于Ti质粒中的T-DNA
D、细胞④的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植株⑤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抗虫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B、⑤⑥已分化,则其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C、⑤与⑥的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不相同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如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的
 
中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
 
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
 
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图中表示当
 
(结构乙)衰老时,会由
 
(结构甲)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由图还可推断出溶酶体具有的另一功能是
 

(4)胞吞作用与主动运输相比较,两种方式从特点上看都需要细胞代谢供能,但胞吞作用不需要
 
的协助.
(5)分析下列资料,可以得出:溶酶体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需要
 
;细胞核内为
 
环境.
a.某些病原体进入细胞后未被溶酶体杀死,原因是这些病原体能破坏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
b.如果溶酶体酶进入细胞质基质的中性环境中,溶酶体酶将失去活性;
c.如果溶酶体酶进入核膜残缺的细胞核内,则可降解细胞核内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2)丙图中⑦为
 
,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
 

(3)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
 
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
 
的作用有关.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3月2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的新型药物.据悉,新型药物的效力集中于一种大量存在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这种名叫“CD47“的蛋白质能使癌细胞免于被叫作“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所吞噬.新药物能去掉癌细胞这一“不要吞噬我信号“,让免疫系统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展开攻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内存在大量的溶酶体以“消化”吞噬物,溶酶体中的酶是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
B、这种新型药物和淋巴因子的作用机理相同
C、细胞癌变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变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结果
D、“巨噬细胞”中也存在原癌变基因和抑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即图中字母
 
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
 
(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
 
个氨基酸形成,由
 
种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中有
 

个羧基.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
 
过程形成的,此过程形成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基本示意图,排尿时需要肌肉①收缩,肌肉②和肌肉③舒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尿量会减少
B、I属于传入神经,兴奋在Ⅱ处传递时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婴儿经常尿床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该时期排尿中枢位于脊髓
D、人在憋尿时,一定处于收缩状态的是肌肉②,这种行为说明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