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B.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
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解答 解: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A正确;
B、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
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真实,C错误;
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模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模型的概念,掌握模型的种类;识记生物模型的种类及实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A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二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图中不具有染色体变异的生物是细菌和蓝藻.
(2)持续观察二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
(3)据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直接原因是培养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使细菌分裂繁殖加快;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原生动物和细菌、小虫和原生动物、小虫和绿藻.
(4)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小虫,这是由于DDT沿食物链富集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10月份)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壁 B.②的体积比实验初期大

C.③处充满着蔗糖溶液 D.④的颜色比实验初期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二下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后,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

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2)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3)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4)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甲、乙、丙表示相关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甲代表的结构是毛细血管壁.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a.
(3)在a、b、d三种环境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d .
(4)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b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5)甲、乙、丙结构细胞生活的共有内环境是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仁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关
B.DNA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
C.所有的细胞都只有一个细胞核
D.因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而细茵无细胞核,所以细菌无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布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
B.由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
C.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D.不能消化细胞自身的物质或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教材原文填空
(1)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4)为了对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进行分析,我们通常用差速离心法法将它们相互分离.
(5)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6)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7)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2条,每个DNA分子中,有1条链带有放射性.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