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C.6 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分析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K+穿过细胞膜.

解答 解:A、6h时,由于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A正确;
B、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B正确;
C、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错误;
D、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蒸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需载体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测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
水深(m)l234
白瓶中O2浓度(g/m3+3+1.50-l
黑瓶中O2浓度(g/m3-1.5-1.5-1.5-1.5
氧浓度与24小时后平均氧浓度,并比较计算后的数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g/m3
B.水深2m处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还原
C.水深3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水深4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人口约5.4亿,到2005年人口超过13亿,造成我国人口种群密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性别比例男多于女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年龄组成不恰当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是(  )
A.雌雄配子数相等B.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数量多
C.雄配子A:雌配子a=1:1D.雌配子:雄配子=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家对生物膜的结构进行了漫长的探索.下列有关该探索历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 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③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写出相关流程即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frac{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12:6:2:1(不论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试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密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
C.“测交试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④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①②③B.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雌雄异体)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DNA分子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关系.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期.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2)图甲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

(3)由图甲细胞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__个DNA分子.

(4)图甲细胞对应于图乙的______段,图丙的______段

(5)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乙的______段.

(6)图甲细胞中①染色体上的基因为R,②染色体上的基因为r,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可能发生在_____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