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据图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
B. 当pH为8时,图中影响该酶催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 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 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不足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内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
B. 人体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C.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是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 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只包含多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不—定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也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不可育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
B. 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
C. 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相同
D. 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请回答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____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功能体现了它的间接价值,该价值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___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保护。合理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如定期采用________法,调查一定海域某种鱼类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成鱼的捕捞量,使其年龄组成长期维持____________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进行。某兴趣小组以“使用农药对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影响”为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在对因变量进行检测时,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获得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后,仍具生物活性,且可再次利用的是
A. tRNA B. 神经递质 C. 激素 D. 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 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
C. 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激素、神经递质、酶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B.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蓝细菌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反应场所相同
D.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