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甲装置中,A为葡萄汁,能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乙装置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气.
2、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3、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解:(1)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所需的菌种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制作果酒后制作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30-35℃.果酒制作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果醋制作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0.
(4)甲装置中,A液体是葡萄汁,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5)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frac{1}{3}$的空间,这样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6)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酒精发酵时是无氧环境,而醋酸发酵需有氧.
故答案为:
(1)兼性厌氧型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18-25℃30-35℃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0
(4)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每隔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5)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6)不能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 |
B. | 观察该细胞的叶绿体的分布时,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 |
C. |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 |
D. | 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I表示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 |
B. | 图I中的[H]来自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 |
C. | 图II中产生的O2分子进入同一个细胞被利用需穿过4层生物膜 | |
D. | 小麦根尖细胞中也可发生图II所示的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子在破土前质量一直在减小 | |
B. | 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 |
C. | 48h后细胞呼吸底物除了糖类外,可能还有脂肪等 | |
D. | 12~24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为需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从叶绿体运输到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 |
B. | 抗体的合成与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具膜细胞器有关 | |
C. | 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tRNA翻译后流向蛋白质 | |
D. |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第十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