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YR | B. | BD | C. | Cc | D. | AB |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A、Y和R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A正确;
B、B和D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B正确;
C、C和c是一对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Cc不是配子,C错误;
D、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配子中不含等位基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
①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②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没有两个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
③在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④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二倍体植株可以全部显示这10对相对性状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②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③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④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破坏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B. | 破坏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氢键 | ||
C. | 破坏磷酸与脱氧核糖间的化学键 | D. | 破坏各元素间的化学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 |
B. | 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
C. |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 |
D. |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