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
专题:
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解题关键是能够通过表格的分析获得有效信息.
表中可以看出,没有捕食者时,甲的成活率最高;但是随着捕食者的数量的增多,甲和丙的成活率均下降,只有乙的成活率反而升高了.
解答: 解:A、从放入捕食者后蝌蚪的存活率知,甲、丙两种蝌蚪随捕食者种类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变化不大,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正确;
B、2、3、4池塘里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会相互影响,B正确;
C、从池塘1的结果可知,三种蝌蚪竞争的结果是乙蝌蚪存活率最低,将会被淘汰,C正确;
D、因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随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和丙数量减少,与乙的竞争减弱,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多,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
A、优生B、教育
C、计划生育D、降低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1、2是人的心脏工作的模式图,图3是血管内壁照影模式图,图4是主动脉扩张程度的前后对照.则关于血压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在血管1至4中,舒张压主要针对1、4血管壁的压力而言
B、图3血管内壁的粥样增厚,可能由于该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低
C、2、3血管壁的压力愈高,动脉管壁的扩张会发生图4的变化
D、2、3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压将升高,舒张压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
 
(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
 
,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
 
(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 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
 
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 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
 
,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
2
3
ab-6b+18n
B、
1
3
ab-6b
C、(
1
3
b-a)×18
D、
1
3
ab-(
1
3
b-n)×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