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甲、乙分别通过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或基粒)、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 图中⑦在乙中反应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l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不能,原因是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S2-S1(用图中符号表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为S2+S3(用图中符号表示).

分析 据图分析:图1:甲是叶绿体,其中①是水,②是[H],③是ATP,④是ADP和Pi,⑤是三碳化合物,⑥是五碳化合物,⑦是氧气;乙是线粒体.
图2: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以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S代表有机物量,其中呼吸作用的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为S1+S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S2+S3

解答 解:(1)图1中,甲为叶绿体,乙为线粒体,叶绿体是通过大量的基粒(或类囊体)来增加膜面积,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凹陷成嵴来增加膜面积.图中⑦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乙中反应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2)分析题图1可知,“⑥→⑤→⑥”是暗反应阶段,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不能产生还原氢和ATP,暗反应也不能进行.
(3)图2中,呼吸作用的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为S1+S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S2+S3,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S2+S3
-(S1+S3)=S2-S1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或基粒)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线粒体内膜
(2)不能   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3)S2-S1 S2+S3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图形的提取信息分析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如图,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从结构特点看,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特点看,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2)与图中⑥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②]高尔基体.
(3)CO2主要由图中的[④]线粒体释放,所释放的CO2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将扩散到⑤处被利用需穿过4层生物膜.
(4)若为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存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与细胞渗透吸水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液泡;与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或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  )
A.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
C.液泡、叶绿体、高尔基体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下列对脂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在动物的脑、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是所有细胞都必不可少的成分
B.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因而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在膳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
D.人体中有的激素和维生素也是脂质,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完整细胞周期有三个
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C.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发生在该过程中
D.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RNA上的碱基序列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B.多种氨基酸可同时连接到一种tRNA上,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C.RNA需要在细胞核中加工为成熟mRNA后才能运至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
D.一条mRNA上可串联多个核糖体进行工作,最终得到多条相同的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科研人员以菊花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24h后接种蚜虫,此后第7天开始统计蚜虫数量,并每2天统计一次,连续2周,如图为统计结果(a、b、c表示差异程度).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蚜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B.本实验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统计蚜虫的种群数量
C.0.06mmol•L-1的ABA直接抑制了蚜虫的出生或加速了其死亡
D.若要探究提升菊花抗蚜能力效果最佳的ABA浓度,则应设置更多的实验组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分裂后期促进因子APC的发现是细胞周期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进展.已知到分裂中期,位于动粒(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APC起作用是在(  )
A.1B.2C.3~4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