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其中图甲表示绿色植物叶表皮上分布的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和关闭,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图乙表示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株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夏季中午,部分气孔会处于关闭状态,在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 。
(2)图乙所示细胞能合成ATP的场所有 。(用文字描述)
(3)假设温度等条件适宜且不变,气孔关闭后,丙图中C点将向 移动。
(4)若外部条件适宜,图丙中C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
(5)如果处于图丙所示阶段B点时,对该植物所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合肥市高三上第四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每隔一段时间移动白炽灯增大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适宜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
B.a点与c点的干重相比较,a点较c点少
C.a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ATP
D.若培养液中缺镁,则a点应向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四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的溶液pH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邢台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丙氨酸的R基为—CH3,则丙氨酸分子中所含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
A.3和2 B.3和1
C.2和2 D.2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中的两抗虫基因可以发生分离,丙中两抗虫基因可自由组合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仅有甲、丙
D.形成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以加快物质循环
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合肥市高三上第四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除病毒外,其他有机体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下列有关细胞和有机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高等动植物细胞中,有机体大小与细胞大小关系直接相关
B.人的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中,红细胞最能体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C.在各种真核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D.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促进b的生长发育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和c在激素分泌的调节方面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