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在C处就会形成痛觉
B、当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同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牵拉骨骼肌产生了兴奋,且兴奋能在反射弧中传递.由于b上有神经节,所以a、bc、d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和传出神经.
解答: 解:A、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A错误;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和膜内电流方向一致;B错误;
C、由于从a到d没有效应器,所以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D、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在c处突触部位有神经兴奋的传递,因而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产生脱落酸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C、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D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有些还参与细胞物质的构成
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实验表明,对离体的蛙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K+、C6H12O6的吸收量却不受影响,但对Ca2+吸收量却明显减少.试分析,这种毒素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
A、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加快,对物质的吸收加快
B、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Ca2+载体蛋白的活动,使细胞吸收Ca2+的速率减慢
C、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呼吸,细胞的有氧呼吸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D、改变了心肌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使细胞主动吸收Ca2+的速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识别并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其中X细胞可以由什么细胞增殖和分化而来(  )
①B细胞  ②浆细胞  ③T细胞  ④效应T细胞    ⑤记忆细胞.
A、①和②B、③和④
C、①和⑤D、③和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活在葡萄糖溶液中的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下生成的产物是(  )
A、乳酸B、酒精
C、CO2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是遗传学研究的几个独立的图解,请回答问题:

(1)①中染色体活动的情况是
 
,其中染色体1和染色体3组成一个
 

(2)②表示哺乳动物体内产生配子的过程,若产生4种精子,则至少需要
 
个精原细胞.
(3)③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若豌豆的豆荚的性状中,绿色由A控制,黄色由a控制,则子代的性状比为绿色:黄色=
 

(4)④中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5)上述图解所表示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如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物转变成纤维素的场所是
 

(2)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