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研人员对患有蛔虫病的马进行人工驱虫,以获取马蛔虫的活体材料.将获取的马蛔虫子宫浸入己配好的溶液(升汞:无水酒精为1:40)中8h,固定细胞分裂相,再用石蜡包埋后切片,利用苏木精液染色后观察到马蛔虫受精卵细胞(2N=4)分裂的部分图象如下.请据图回答:

(1)马蛔虫受精卵是观察动物细胞
 
分裂过程的适宜材料,主要原因是
 

(2)实验中,科研人员用苏木精液主要对马蛔虫受精卵的
 
 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
(3)图中a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与a细胞相比,图中c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
 

(4)细胞分裂间期包含Gl、S、G2三个阶段,其中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环磷酰胺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G2及其他时期的细胞不敏感.据此推断,环磷酰胺抗肿瘤的主要机理是
 
.若在含马蛔虫受精卵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则培养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a细胞所占的比例将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    仁消失(两失两现).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解答: 解:(1)马蛔虫受精卵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细胞增殖,另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因此是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适宜材料.
(2)苏木精液对马蛔虫受精卵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进行染色,以便于镜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变化.
(3)图中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倍,是处于分裂期的后期的细胞状态.与a细胞相比,图中c细胞正处于分裂末期,因为此时细胞中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了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进一步抑制了细胞分裂.若在含马蛔虫受精卵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则培养相当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a细胞所占的比例将减少.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染色体(或染色单体)  
(3)后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  
(4)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减少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比较特殊,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表示复制过程,与DNA解旋酶、DNA聚合酶有关
B、②表示表达过程,与RNA聚合酶有关
C、③表示转录过程,与转录过程有关
D、①过程需要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③过程需要的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挑战了原有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1)支持者认为,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应当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允许有一定的发展.反对者则认为,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
 
都不健全的人.
(2)在针对克隆技术的争论中,我国政府态度明确,及时立法,规范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我国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性,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3)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
 
,前者的生殖方式上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图中仅通过神经调节使产热增加的反射弧是
 
.图示激素①②③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激素分泌过程中具有
 
(调节方式)的特点.
(2)血糖含量降低时,激素X通过促进细胞内
 
使血糖升高.
(3)细胞A和细胞B之间相接近的部位称为
 

(4)河豚毒素属于神经毒素,对人体有极大的毒害作用,为了研究河豚毒素对图中细胞A、B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是否有影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A测得
动作电位(mV)
室温,0.5ms后测得B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 35 35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33 29
10min后 28 18
15min后 24 0
①第Ⅰ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
 
35mV.
②从Ⅱ、Ⅲ、Ⅳ组判断,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
 
作用.若河豚毒素对于图中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可能是
 
直接引起的.同时根据微电极刺激A测得的动作电位的变化还可推测河豚毒素对-
 
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
 

③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来开发药物,可作
 
(填编号).
A.降糖药      b.局部麻醉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如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时段内增加的最多,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西南大学生科院的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某蔬菜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分析,比较甲、乙品种蔬菜,土壤含水量对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
 
.土壤含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70%时,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蔬菜光合作用的因素.
(2)图2中,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学者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类囊体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
 
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3)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
 
,则上述观点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含11个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子链有含3、5、7、9、11个碱基的4种脱氧核苷酸片段.据此推测,模板链中含有的腺嘌呤的个数及所在的位置是(  )
①2个;分别在模板链第3、5位  ②3个:分别在模板链第3、5、7位  ③4个,分别在模板链第3、5、7、9位  ④5个;分别在模板链第3、5、7、9、11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培养在适宜条件下,检测到物质X被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外,且该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B、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C、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的实验都要用到显微镜,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需要用盐酸和乙醇对细胞进行水解
B、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虽然没有设置对照组但不违反对照原则
C、在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增殖过程
D、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对两种细胞器都需要进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