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
B.“黄曲霉素”超标容易导致肝癌,这属于病毒致癌因子
C.老年人出现“白发”是因为色素积累增多
D.在老鼠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指间蹼消失的原因是细胞凋亡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解答 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
B、“黄曲霉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错误;
C、老年人出现白发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错误;
D、指间蹼的消失为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故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坏死,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衰老与分裂次数的关系,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与细胞坏死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金鱼藻放在盛有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培养,进行如下相关实验研究.
(1)先给予10000lx的光照处理5分钟,再进行5000lx的光照处理5分钟,最后用1000lx的光照5分钟后再黑暗处理.定时测定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量结果如下.据此回答:
    时间  lmin  3min 5raln  7min 10min 12min 14min 16min
  气泡个/min  38  40  24  15  5  3  O  0
①若10000lx光照是金鱼藻所能利用的最强光照,则限制气泡增多的内因主要是光合色素含量,若要增加实验中所产生的气泡数量可采取适当提高碳酸氢钠浓度、温度等措施.
②实验中14min时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16min时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金鱼藻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如图所示.

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40℃.
②若在环境温度为30℃时,突然减弱光照强度,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瞬时上升的原因是[H]、ATP供应不足,C3化合物还原受阻而积累.当环境温度处于55℃~60~C之间时,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相关的酶的活性情况是光合作用相关酶失活,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抗花叶病属于隐性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的变化.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②表示CO2的固定
C.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②③④D.在人体细胞中能进行的是过程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C.细胞分化主要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任何时期
D.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调整神经细胞的数量,这种调整通过细胞死亡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A.大体相同B.区别较大C.很难确定D.没有一定的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
A.柳树B.C.黄雀D.螳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为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某探究实验,请分析并问答下列问题:
序号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试管
ABCabc
1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 mL2 mL///
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 mL1 mL
2保温5min37℃60℃0℃37℃60℃0℃
3将a液加入A试管中,b液加入B试管中,c液加入C试管中,摇匀
4保温5min37℃60℃0℃ 
5滴加碘液,摇匀2滴2滴2滴
6观察现象并记录   
(1)请写出该探究实验的名称: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不能(填“能”或“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来进行检测,原因是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
(3)A、B、C三支试管,溶液颜色最深和最浅的分别是B、A(填字母).
(4)实验中先将底物和酶放到各自的温度下同温处理后,再混合保温的目的是保证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在混合前后温度一致,使酶促反应在预定的温度下进行.
(5)实验结束后,若将B试管所处温度降到适宜温度,溶液颜色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在60℃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温度降低酶活性不会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

S

S /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