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3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A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若图1中乙种群数量减少,则丙种群数量将增加,原因是乙种群数量减少,甲种群中能量更多的直接流入丙种群,丙种群会获得更多的能量.
(3)若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丁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frac{125A}{1+4x}$.
(4)图2中②(数字)表示种群乙的同化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3中a、e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分析 分析图1:图中具有2条食物链,包括甲→丙→丁、甲→乙→丙→丁.
分析图2:A表示摄入能,B表示同化能,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分析图3: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1-4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4-8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8-10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解答 解:(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分析图1的食物网可知,乙和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和捕食关系,因此乙种群数量减少,甲种群中能量更多的直接流入丙种群,丙种群会获得更多的能量,导致丙种群数量将增加.
(3)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1-X)×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20%,因此a=$\frac{125A}{1+4x}$.
(4)分析图2可知,①表示能量的摄入量,②表示种群乙的同化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3中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图中a、e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增加   乙种群数量减少,甲种群中能量更多的直接流入丙种群,丙种群会获得更多的能量
(3)$\frac{125A}{1+4x}$
(4)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a、e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能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关计算,能结合图表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析某生物体内仅有的一种核酸分子,发现碱基A和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5%,碱基U占碱基总数的24%,因此可以推断该生物是(  )
A.玉米B.肺炎双球菌C.T2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先天性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3条造成的
C.尿黑酸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D.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了微生物细胞中并使之表达.下图是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重组质粒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科学家已经测出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因此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PCR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
(1)分析上图可知,构建重组DNA分子(如图所示)最好选用BamHI和PstI限制酶,理由是提高重组DNA分子的比例(防止自身的黏性末端连接和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
(2)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最初多采用重组大肠杆菌或芽孢杆菌生产凝乳酶,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或芽孢杆菌前所做的处理方法是Ca2+处理细胞,使之转化为感受态细胞.现在生产凝乳酶多采用重组毛霉或重组的酵母菌,毛霉或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含有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
(3)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20位和24位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将提高2倍.科学家可以生产上述高效凝乳酶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蛋白质工程;该生物工程技术的实质是基因工程的延伸(或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4)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配子或早期胚胎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科研机构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该菌的一种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编码该菌表面抗原的基因,可提取出该菌的mRNA,并将mRNA逆转录成DNA.要大量获得表达特异抗原的基因,可采用PCR技术.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结构除了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变体细胞内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在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4)与传统疫苗相比,基因疫苗不仅能在宿主体内较长时间存在,还可以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基因疫苗是在基因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产生的精于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培育出转基因绿色荧光鼠,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绿色荧光基因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应用之前需要在基因首端加入启动子,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λ噬菌体的衍生物.一般将重组D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细胞.
(3)生物体对于外来器官或细胞具有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对于机体,外来移植物是抗原,此过程中有识别作用但无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但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小鼠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此种情况,原因是对受体小鼠已采取同期发情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图表示X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X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类核苷酸比例增加
B.X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一旦形成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C.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
D.若形成的多肽中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个数分别为1和0,则甲硫氨酸处于图中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方法及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C.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的规律
D.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向光性研究,确定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