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 。
(4)与只使用EcoR I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若两两相连,则连接产物中有哪几种情况? 。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甲虫以土壤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 该甲虫能促进落叶林的物质循环
C. 该甲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次级消费者
D. 落叶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甲虫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三种类型,判断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图中信息可得出细胞膜的功能只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这一项
B.能进行甲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
C.能进行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下丘脑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D.能进行丙方式的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相应的信号分子为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要完成实验三,在花蕾期对B植株实行 处理。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中,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黄色玉米中杂合子占 。
(4)为了验证该批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植物生命活动会合成和分解ATP,①过程中ATP分解酶的分布场所是 ,④过程中ATP合成酶的分布场所是 .
(2)以下哪些生物可以进行②过程 ,哪些生物可以进行④过程 .
a.蓝藻 b.硝化细菌 c.乳酸菌 d.豌豆 e.酵母菌
(3)啤酒生产过程中,酵母菌大量繁殖时,通过上图 过程(填序号)获得能量;发酵时,通过上图 过程(填序号)获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患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Ⅱ﹣9不携带丙病的致病基因,控制丙病的基因与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丁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自然人群中,甲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丙病可能是红绿色盲,母亲患丙病,儿子也应患丙病
C.乙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控制乙病的基因与控制丁病的基因独立遗传
D.丁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该家族丁病的发病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