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甲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________。
(4) 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 ⑤⑥⑦ ① 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嵴(或内膜) 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mRNA ⑤⑥⑦ 丁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细胞膜,⑤表示细胞核,⑥表示叶绿体,⑦表示线粒体;甲表示mRNA,乙表示在内质网上加工的多肽,丙表示经过内质网加工的未成熟的蛋白质,丁表示经过高尔基体加工的成熟的蛋白质。
(1)图中⑤表示细胞核,⑥表示叶绿体,⑦表示线粒体,它们都有双层膜结构;①表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分子。
(2)⑥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堆叠增大膜面积;⑦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
(3)①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甲表示mRNA;图中⑤细胞核、⑥叶绿体、⑦线粒体都含有DNA,所以都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
(4)图中甲、乙、丙、丁中的蛋白质,只有丁中的蛋白质经过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具有生物活性,所以只有丁中的胰岛素具备了降血糖的功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给一正常成年人和一肥胖症成年人一次性口服足量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肠道中的葡萄糖从被吸收到被肝细胞利用经过的内环境:肠道→_______→_______ →肝细胞。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__________,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下丘脑属于该反射弧的____________;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使相应胰岛细胞的活动减弱,甚至会出现血糖浓度升高的情况,与血糖浓度升高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
⑶表中数据说明口服葡萄糖溶液后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量________(填“髙于”或“低于”)正常人的胰岛素释放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F2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果蝇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眼果蝇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研究发现,在基因D中部插人某小段DNA序列后,引起该生物性状改变。该段DNA序列的插人会导致相应
A.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 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C. 染色体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D. 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细胞壁 | 无 | 无 | 有 | 有 | 无 |
所含核酸种类 | DNA | DNA或RNA | DNA和RNA | DNA和RNA | DNA和RNA |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
A. ①和② B. ⑤和① C. ④和② D. ④和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