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等位基因分离B.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析 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睾丸.
(2)时间:雄性动物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3)过程:

解答 解:A、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A正确;
B、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形成的场所、精子的发生过程;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鸟的毛色有4种。下图是该种鸟毛色的形成过程,其中酶A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B由基因B控制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毛色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的。

(2)现有两只亲本绿色鸟交配,并产下6只小鸟,其中有1只白色,5只绿色。不能从此性状分离比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3)为了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取上述亲本绿色雄鸟与多只白色雌鸟测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的后代小鸟,若绿色:黄色:蓝色:白色= ,则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黄色鸟的基因型是: 。现让这4种颜色后代小鸟自由交配,则他们的下一代

绿色:黄色:蓝色: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
D.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图为某髙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Ⅱ中有4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a(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下图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意义是增大内膜表面积,为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
(2)由上图可知,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的条件下会损伤,它们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重铬酸钟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过程 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曲阜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全部细胞器和细胞膜都具有膜结构

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

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高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后10%的细菌没有沉降下去位于上清液

B.搅拌过猛将大肠杆菌击破,使其中的噬菌体释放出来

C.培养时间过长,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