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在各种因素的调节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恒定的
C.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

分析 阅读题干信息,血糖的三个来源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其中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血糖的去路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 解: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1)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图中⑥);(2)促进血糖进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即图中④⑤);(3)促进血糖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即图中⑦),A正确;
B、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相对稳定的,并非恒定不变,B错误;
C、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C错误;
D、在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但在肌肉细胞中只能发生⑥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时需要注意:胰岛素降低血糖即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血糖的来源,而且肌糖原不能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同源染色体是指(  )
A.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2个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2个染色体
C.减数分裂中联会的2个染色体D.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个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回答有关遗传与变异的问题.
高血氢症又称OTC症,患者由于缺乏鸟氨酸氢甲酰基转移酶,尿素循环中断,血氨、尿乳清酸等增高,常有厌食、易怒、昏睡、呕吐等症状.某研究小组调查了甲、乙 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绘制成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病(A、a基因控制)为OTC症.乙病(B、b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在女性中是隐性纯合子才会表现患病.已知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Ⅱ9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发病机理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体性状.Ⅱ3 和Ⅱ4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1}{8}$.
(2)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Ⅱ7 与Ⅱ8为异卵双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Ⅱ5和Ⅱ6生一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frac{3}{16}$.
果蝇直翅、弯翅基因(A、a)和有眼、无眼基因(B、b)均位于4号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置临近紧密连锁.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的弯翅有眼、直翅无眼和弯翅无眼果蝇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杂交一:弯翅有眼×直翅无眼→直翅有眼
杂交二:杂交一子代直翅有眼♀×弯翅无眼♂→?
(3)杂交二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为弯翅有眼和直翅无眼.
(4)杂交二实验中出现了一个意外的表现型为直翅有眼的雌性后代.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其亲本中的母本(直翅有眼)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若符合上述解释,理论上则还可能出现另一种表现型为弯翅无眼的子代,但事实上并没有找到.由此推测,杂交二子代出现的直翅有眼雌蝇,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将该雌蝇与表现型为弯翅无眼雄蝇测交,结果子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分别是直翅有眼、弯翅有眼、直翅无眼、弯翅无眼.由此可说明该雌蝇的母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部分初级卵母细胞未能正常分裂而产生基因组成为AaBb的配子,由该配子受精后形成意外出现的直翅有眼雌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市高二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O2浓度过低 B.O2浓度过高

C.CO2浓度过低 D.CO2浓度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释放它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填“增强”或“减弱”),造成毒品依赖.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的Ca2+通道开放,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请回答:
(1)兴奋时Ca2+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Ca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神经递质合成后贮存于突触小泡中,由此推测Ca2+进入突触小体后的作用是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3)某小组利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首先给神经适宜的刺激,测得肌肉的正常收缩强度,一段时间后,在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处滴一滴一定浓度的MgCl2溶液,再给神经相同刺激,测得肌肉收缩强度明显变弱.由此分析,Ca2+和Mg2+对Ca2+通道存在竞争关系,两次刺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神经元恢复到静息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粘膜的免疫作用是先天性的,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B.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病原体,主要由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完成
C.淋巴细胞受剌激分化成效应细胞后都是通过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完成免疫作用
D.特异性免疫常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模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回答:
(1)图中1和2、3和4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细胞中A和a、B和b属于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基因A(a)与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为自由组合;
(4)此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AB、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和RNA D.是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