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人体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
B、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
C、翻译时多种RNA参与
D、表达只在成熟的红细胞中进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没有核就不能转录形成mRNA,也没有由mRNA指导下的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铁元素,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解答: 解:哺乳动物幼小红细胞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A、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A正确;
B、翻译为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原料是氨基酸,B正确;
C、翻译时有mRNA、tRNA和rRNA多种RNA参与,C正确;
D、表达只在幼小的红细胞中进行,因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 LPS 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EGFR-3 )和信号分子VEGF-C 的表达.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 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TLR4的本质是
 

(2)过度或持续性的 TLR4 活化引起
 
,在 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 PI3K-Akt1 通路,促进
 
,从而抑制 NF-κB 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该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
 
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现象,该现象属于
 

(4)大多数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第一种是必须有T细胞参与才能完成,第二种是有少数抗原物质,可单独刺激B细胞,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相同性别的同龄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下表,实验组对应
 
组小鼠,如果
 
,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种.
处理胸腺是否产生相应浆细胞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
甲组小鼠切除
乙组小鼠不切除
(5)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
 
,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能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1期核仁的活动比较活跃
B、S期RNA聚合酶的活性较强
C、G2期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不影响物质的正常合成
D、M期中心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
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
基因型AATTAaTTaaTT
个体数19616836400
A、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
B、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
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
D、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基因型为A-B-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组别亲本组合F1自交F2
绿茎×红茎红茎绿茎:红茎=1:3
绿茎×红茎绿茎 绿茎:红茎=13:3
绿茎×红茎红茎绿茎:红茎=7:9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
 
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
 
 
.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
(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
 
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
 
.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学生面临重要考试时,可能因焦虑、紧张而心跳、呼吸加快等.如图为该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看见试卷的文字,产生的兴奋沿着[a]
 
传到言语区的
 
区,从而准确分析文字描述的含义.
(2)考试中的紧张会使图中的两种激素分泌量增加,调节该过程的方式
 
(相同、不相同). 两种激素通过运输,作用于
 
后被灭活.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垂体的
 
作用与①的促进作用相互
 
,同维持机体②含量的稳定.
(3)当考试太紧张时,可通过深呼吸调整情绪,这需要图中
 
的调控,这体现神经系统的
 
调节.
(4)考试结束后依然兴奋,并不立即恢复平静,是因为体液调节具有
 
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
 
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
 
的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
 
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其原因是
 

(3)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4)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Ⅰ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
 
,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②植株Ⅱ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1,则植株H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Ⅲ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Ⅲ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与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B、氧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
C、氨基酸分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不消耗能量
D、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双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