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B.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
C.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以看到紫色反应
D.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加速叶绿素溶解

分析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叶绿体属于显微结构,但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
2、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
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
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

解答 解:A、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B正确;
C、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会吸水胀破释放血红蛋白,但血红蛋白是红色的,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观察不到紫色,C错误;
D、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避免叶绿素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蛋白质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实验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人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该害虫.下列有关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
B.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C.c年后,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组成与b年时相同
D.从进化的角度看,c年后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乳腺上皮细胞在孕晚期数量增加,在停止哺乳后数量减少.当向体外培养乳腺组织的培养液中加入泌乳素时,乳腺组织合成的酪蛋白的量增加了20倍.测定乳腺组织中RNA的半衰期(半数RNA降解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据此作出的推理不正确是(  )
RNA种类RNA半衰期(h)
无泌乳素刺激有泌乳素刺激
rRNA>790>790
总mRNA3.312.8
酷蛋白mRNA1.128.5
A.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B.mRNA半衰期较短,有利于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调控
C.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转录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
D.肝脏细胞也含有产生酪蛋白的基因,只是没有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l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毎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时间(min)液滴移动距离(mm)
100
1532.5
2065
25100
30130
35162.5
(1)图中X处所用的化学药品是NaOH;打开软管夹10min后将软管夹关闭,随后液滴将向
左(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2)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在20min-30min这段时间内氧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
(3)利用该装置为本实验增设对照组的关键思路是: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4)某同学认为: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可以用来利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速率.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不合理,果蝇无氧呼吸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
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
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可根据出现的单个菌落计数
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X细菌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不科学的是(  )
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故弱碱性条件下提取效果更好
C.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
D.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均需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3H充分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雄性动物精巢细胞,放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若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有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C.l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若用32P标记人体体细胞中的DNA分子,再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促使核酸合成或分解的酶,统称为核酶

B.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其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

C.RNA聚合酶不仅作用于RNA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能作用于DNA的氢键

D.酶是生物催化剂,因此反应过程中酶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肠道疾病九成以上都是自身菌群失调引起的,酸奶被很多人看成是补充益生菌的渠道,但是也有专家表示,市场中的有些酸奶活菌数量很少,活性也差,加工过程中大量加入甜味剂、增稠剂等成分,补菌靠喝酸奶是一种误区.某兴趣小组拟探究某品牌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选取状况良好、年龄和体重近似的小鼠20只,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用含有某品牌酸奶的食物连续饲喂甲组小鼠12周;用含有等量的经过灭菌的该品牌酸奶的相同食物连续饲喂乙组小鼠12周作为对照,其他情况相同.
③搜集甲、乙组小鼠粪便制成悬浮液涂布于全营养(填“全营养”或“该品牌酸奶为唯一碳源”的
固体(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
④接种后置于无氧(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以初步鉴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类群.
⑤统计比较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分析得出结论.
(2)请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制作培养基时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的要求,调pH应在高压蒸汽灭菌之前(填“前”或“后”).
②若菌群中含有大肠杆菌,可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美蓝制成鉴别培养基,可根据培养基中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