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 |
B. |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不能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 | |
C. | 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以看到紫色反应 | |
D. | 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加速叶绿素溶解 |
分析 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叶绿体属于显微结构,但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
2、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
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
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
解答 解:A、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B正确;
C、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一段时间,会吸水胀破释放血红蛋白,但血红蛋白是红色的,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观察不到紫色,C错误;
D、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避免叶绿素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有丝分裂、蛋白质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实验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 | |
B. | 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 |
C. | c年后,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组成与b年时相同 | |
D. | 从进化的角度看,c年后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RNA种类 | RNA半衰期(h) | |
无泌乳素刺激 | 有泌乳素刺激 | |
rRNA | >790 | >790 |
总mRNA | 3.3 | 12.8 |
酷蛋白mRNA | 1.1 | 28.5 |
A. | 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 |
B. | mRNA半衰期较短,有利于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调控 | |
C. | 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转录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 | |
D. | 肝脏细胞也含有产生酪蛋白的基因,只是没有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时间(min) | 液滴移动距离(mm) |
10 | 0 |
15 | 32.5 |
20 | 65 |
25 | 100 |
30 | 130 |
35 | 16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步骤①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 | |
B. | 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 | |
C. | 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可根据出现的单个菌落计数 | |
D. | 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X细菌的菌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 | |
B. |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故弱碱性条件下提取效果更好 | |
C. | 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 | |
D. | 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均需水浴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
B. | 用3H充分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雄性动物精巢细胞,放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若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有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
C. | 用l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
D. | 若用32P标记人体体细胞中的DNA分子,再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促使核酸合成或分解的酶,统称为核酶
B.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其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
C.RNA聚合酶不仅作用于RNA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能作用于DNA的氢键
D.酶是生物催化剂,因此反应过程中酶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