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GG×ggB.GG×GgC.Gg×GgD.gg×gg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两株高茎豌豆(G_×G_)杂交,后代出现高茎:矮茎(aa)=75:25=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Gg.

解答 解:A、GG×gg→后代均为Gg,表现为高茎,这与题图不符,A错误;
B、GG×Gg→后代GG:Gg=1:1,即后代全部为高茎,这与题图不符,B错误;
C、Gg×Gg→后代GG:Gg:gg=1:2:1,即高茎:矮茎=3:1,这与题图相符,C正确;
D、gg×gg→后代均为gg,表现为矮茎,这与题图不符,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熟练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6种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情况,再结合题图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l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B.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C.实验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实验中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图表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分析回答:
  杂种细胞系
  
小鼠基因A-+-+-
B+--+-
C-+-+-
小鼠染色体1+--+-
2-+-+-
3--++-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图1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有(至少答2点)PEG,灭活的病毒.
(2)科研人员发现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小鼠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小鼠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分析的结果如图2.据此推测,2号染色体上有A、C基因,能无限增殖的各种细胞系有一二三四五.
(3)在④之前要进行抗体筛选的目的是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HCG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提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实验方案: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诱导融合,使融合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
(2)在技术操作中,需要将融合细胞用培养基进行特定的选择筛选,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检测,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单(填“单”、“双”、“多”)核杂交瘤细胞.
(3)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细胞)培养液培养,可从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4)研究人员应用蛋白质工程,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究中,格里菲思的肺炎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可以使R型球菌发生转化,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遗传物质)是DNA,艾弗里等人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请分析回答这些科学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有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2)艾弗里和同事的实验中能说明S型球菌的DNA是转化因子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③和④.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球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
R蛋白质R型
R荚膜多糖R型
RDNAR型和S型
R经DNA酶处理的DNA       R型
(3)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首先用分别含有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获得分别含有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再用它们分别培养获得分别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
(4)两组侵染实验,一段时间后都需要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搅拌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组,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长,在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原因是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子代T2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BC段说明随生长素浓度的上升,促进作用减弱
B.植物细胞生长素浓度在CD段范围内,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C.A、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D.AC段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偏离调定点后,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字母B表示的结构名称是:肾上腺?
(2)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致使人体温呈上升趋势时,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填“炎热”或“寒冷”)刺激,此时会在形成冷觉?如果病人持续高烧39℃,其产热量等于(填“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3)高烧病人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与此同时病人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会上升,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4)在上述反射弧中,汗腺?立毛肌?骨骼肌等和分布于效应器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共同构成,其中骨骼肌为主要的产热结构,它的活动受激素和等信息分子的影响?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反射弧中存在突触,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数为(  )
A.46个B.92个C.184个D.2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