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选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增加目的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目的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只能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莽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毛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依赖于其体内的( )
A.淀粉酶、麦芽糖酶 B.蛋白酶、脂肪酶
C.脂肪酶、麦芽糖酶 D.肽酶、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MA,“→”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物质II的原料是_______,III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VI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
(2)据图可知,III在II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编码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3)据图可知以II为模板合成物质IV过程需要_______运输氨基酸;
(4)据图可知,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
(5)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人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
C.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③到④过程是诱变育种,③到⑩过程是单倍体育种
B.⑤×⑥的育种方式获得的后代都可育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由③到⑧过程一定发生了突变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的系谱图
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纯合红花植物与另一纯合白花植物杂交,F1在低温强光下开红花,在高温荫蔽处则开白花,这一实例说明( )
A.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C.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D.表现型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