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相同
B. 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全部失活
C. 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D. 上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属于反射
B. 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均可存在与内环境中
C. 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 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A. 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 猫叫综合征 D. 无籽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患有Lesch-Nyhan综合征(简称LNS)和甲病的患者家系,遗传系谱如下图所示(其中甲遗传病用基因B、b表示,LNS遗传病用基因D、d表示)。研究发现,在表现正常人群中Bb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LNS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
(2)进一步调查发现,Ⅱ3的父亲患甲病,Ⅰ1不携带LNS遗传病致病基因。则:
①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Ⅱ6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②若Ⅱ2与Ⅱ3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若Ⅲ1与Ⅲ3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
③若Ⅱ6与Ⅱ7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临床研究发现,Ⅲ4患者体内有一种酶(HGPRT),其活性完全缺乏,从而导致尿酸过量。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 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增殖,未融合细胞均不能增殖
D. 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二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 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C. 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八中等十三校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日本生物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其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细胞自噬是指在细胞核自噬基因的控制下细胞吞噬并分解自身细胞内蛋白质或受损的细胞器的过程。研究发现,细胞自噬还能消灭入侵细胞的病毒及细菌,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疾病,癌症和神经类疾病的发生也与细胞的异常自噬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自噬过程不会消耗的ATP但是伴随着生物膜的更新
B. 吞噬细胞中的细胞自噬发生频率高,主要依赖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C. 细胞自噬只能发生在衰老和凋亡的细胞之中
D. 自噬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