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图1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为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研究小组将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罩中,在不同光照强度(单位:klx)下,8小时后测得玻璃罩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H]和ATP.
(2)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8小时后光照强度为0.2klx的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实验起始相比增加,这种变化表明大豆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小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速率.
(3)为进一步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还需在大于5klx光照强度范围内设置若干实验组继续进行实验.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识记、对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可以联系光合作用过程,结合图一中箭头判断甲、乙物质.

解答 解:(1)由图1 可知,甲是暗反应的原料CO2,乙是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8小时后光照强度为0.2klx的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实验起始相比增加,说明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小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速率;
(3)据图2知,玻璃罩内的CO2浓度在0.2--5k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而降低,说明光合速率在增强,最适光照强度可能大于5klx,进一步研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还需要在大于5klx光照强度范围内设置若干实验组继续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CO2 [H]和ATP   
(2)无关         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小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速率
(3)大于5klx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密闭容器内的掌握的光合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B. 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C. 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 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面是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请分析作答.
图1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气体的CO2浓度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 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计算而绘制的.

(1)当图1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同化箱中光照强度为2 klx.
(2)图2中B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当光照强度在A点之前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3)如果将该同化箱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同化箱通入气体和通出气体的体积变化,则体积差值表示的含义是叶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一时刻番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3的最大消耗速率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最大含水量的百分比).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3的最大消耗速率
(μmol•m-2•s-1
有机物含量
(g•L-1
正常光804.4631.71.9
403.9725.41.6
弱光804.0711.21.2
403.7311.81.4
(1)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表中所列色素在滤纸条上形成的色素带颜色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分离色素这一步骤中注意事项有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试管口或小烧杯口需要加塞或加盖(答出两项).
(2)据表中数据可推测,弱光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叶绿素b(色素名称)的相对含量可能有所升高,但是C3的最大消耗速率却明显降低,究其原因是弱光下产生的[H]和ATP(填物质名称)减少限制了暗反应.
(3)当土壤含水量为40%时,植物表现为缺水,但弱光条件下其叶肉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反而多于土壤含水量为80%时,从水分供应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土壤缺水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大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离子泵是一种依赖ATP供能完成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转运
B.离子泵与被转运的离子结合后其形状会发生变化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与转录所需酶、原料都有不同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遗传给子代
C.X和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frac{(A+G)}{(T+C)}$的比值相同
D.DNA在转录形成mRNA时,如果碱基配对出错,将导致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人的端粒是由6个碱基重复序列TTAGGG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赋予细胞复制的永生性,催化机制如图1.胚胎组织、生殖细胞、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但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请分析回答:

(1)端粒酶的催化蛋白作用相当于HIV病毒中的逆转录酶,和端粒酶的化学成分最接近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在多莉羊问世以后,许多人怀疑多莉可能不是来自成年羊的体细胞,而是来自实验中污染的胚胎细胞.从端粒学说角度来分析,支持多莉来自体细胞而不是胚胎细胞的证据应该是多莉羊的端粒(或染色体)长度较短.
(3)图1中人的端粒“聚合”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研究人员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把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检测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选用青蒿素浓度为40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在不同时间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如图3所示.
①图2的实验中应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培养液中不添加青蒿素.图2表明青蒿素作用的效果受青蒿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
②综合两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青蒿素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且作用时间越长端粒酶的活性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1所示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氧气传感器能测量盛气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图2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设计此图1实验装置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图1装置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CO2,不同实验组所用的NaHCO3溶液的浓度应有何要求?相同且适宜.
(3)图1实验过程中,若撤除滤光片,则短时间内金鱼藻的叶绿体中C5(填“C3”或“C5”)的含量会增多,其直接原因是C3的还原速率加快.
(4)若在密闭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A、B试管中氧气的变化,初始氧气浓度为300mg/L,24h后,A瓶氧气浓度为500mg/L,B瓶氧气浓度为116mg/L,则A试管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速率为15(mg/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