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鼎城区校级模拟)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⑥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能发生特异性免疫 | |
B. | 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 |
C. |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 | |
D. | 服用抗过敏药物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漳州二模)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无核膜及细胞器膜因而不具生物膜
B.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糖类的种类和数量
C.内质网膜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D.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时核膜逐渐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乐陵市校级期末)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B.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C.不同物种间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D.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形成新物种,说明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德州期末)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 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天水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C.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D.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野生香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的硬籽,无法食用。在大约1万年前的东南亚,人们发现一种很少见的香蕉品种,这种香蕉无籽、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食用的香蕉,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无籽香蕉是三倍体。
(1)三倍体香蕉的变异属于_______,之所以无籽是因为此香蕉在减数分裂时________________,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2)由一种变异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正在全球蔓延。在世界许多香蕉农场,每年多次、大量喷洒杀菌剂来抑制真菌的散播。但此做法未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此,杀菌剂的使用对真菌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生物学家到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二倍体野生香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如果找到具有抗真菌基因的二倍体野生香蕉,可以尝试用____________育种方式,以获得____________倍体香蕉作________(父本、母本),然后与二倍体野生香蕉杂交,从其后代的三倍体无籽香蕉中选育出抗病的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 B.变异的方向不同
C.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D.它们的祖先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处理浓度(mg/L) | 根干重(g) | 冠干重(g) | 根冠比 |
0 | 0.0752 | 0.148 | 0.458 |
20 | 0.0806 | 0.145 | 0.597 |
X | 0.0785 | 0.144 | 0.552 |
60 | 0.0765 | 0.143 | 0.5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