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Ⅳ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含量基本相同 | |
B. | 肝脏细胞中的Ⅰ主要是肝糖原 | |
C. | 乳酸菌中的遗传物质是Ⅱ | |
D. | 图中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 |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大分子物质,是能源物质,因此是多糖,X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Ⅱ、Ⅲ携带遗传信息,且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Ⅱ是DNA,Ⅲ是RNA,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Ⅳ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W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解答 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A错误;
B、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肝细胞中是肝糖原,B正确;
C、乳酸菌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即图中的Ⅱ,C正确;
D、Z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核糖组成,含氮碱基分为A、U、G、C四种,因此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不同化合物的功能等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凡是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 |
B. | 凡是具有高尔基体的细胞都能合成细胞壁 | |
C. | 凡是具有中心体的细胞都会进行有丝分裂 | |
D. | 凡是具有线粒体的细胞都能分解有机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北京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 |
B. | 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
C. |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 |
D. | 麂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 |
B. |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
C. | 达尔文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 | |
D. | 现察DM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故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B. | 胞吞过程涉及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需要载体协助 | |
C. | 通过载体蛋白进行的物质转运不一定属于主动运输 | |
D. | 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 |
B. |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
C. | 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有些基因的活性反而增高 | |
D. | 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 |
B. |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 |
C. |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 |
D. |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