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注射疫苗;②注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预防一些传染病 |
B.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C.方法②不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只能保持短暂的免疫力 |
D.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主动免疫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成分 | KH2PO4 | MgSO4· 7H2O | NaCl | CaSO4· 2H2O | CaCO3 | 葡萄 糖 | 纯淀 粉 |
甲培养基 | 0.02 % | 0.02% | 0.02% | 0.01% | 0.5% | 0.5% | 2% |
乙培养基 | 0.02% | 0.02% | 0.02% | 0.01% | 0.5%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图1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图2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②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
③a至b段为静息电位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镶嵌在内膜上 |
B.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
C.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
D.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基质和嵴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
B.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
C.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 |
D.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高等植物的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
B.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用的试剂是95%的乙醇,原理是色素溶于有机溶剂 |
C.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分裂期所占的时间较短 |
D.在适宜条件下,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用苏丹Ⅲ染液检验,出现橙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过程②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④⑤利用PCR技术 |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
C.催化过程⑦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
D.⑨过程一般是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染色体,英文字母代表基因,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Ⅰ间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
B.该细胞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 |
C.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有8个核DNA分子 |
D.该细胞的下一时期发生①、②、③、④的随机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