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实验的搭配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苏丹Ⅳ染液一→橘黄色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盐酸一→水解DNA
C.检测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为灰绿色
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95%酒精-→漂洗

分析 1、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A、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苏丹Ⅳ染液一→红色,A错误;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盐酸一→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B错误;
C、检测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为灰绿色,C正确;
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95%酒精-→解离,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②用18O标记氧,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④人体中的激素、维生素和酶都是人体细胞产生的;
⑤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
⑥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细胞呼吸; 
⑦每克脂肪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O比例高.
A.①④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③⑤D.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乙两图分别为在低光照强度和高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不同CO2浓度对某种螺旋藻(一种蓝藻)生长影响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概括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光照强度、不同CO2浓度对(螺旋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或光照强度、CO2浓度对(螺旋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在干重增大时,螺旋藻释放氧气的体积会增加或增大.
(2)图中A(A或B)表示高浓度CO2条件下测量的结果,原因是在光照强度足够时,高浓度的CO2能明显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或光CO2供应充足有利于合成有机物,增加干重).
(3)图甲中,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明显(明显或不明显),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限制干重的增加.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烟草叶片在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见表.请分析回答:
氧气浓度2%20%
CO2的吸收速率[mg/(h•cm2)]239
(4)O2浓度由2%增大为20%时,烟草叶片吸收CO2的速率大幅下降,推测这种变化与呼吸作用增强有关,还可能与光合作用的变化有关.
(5)为了探究O2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构成影响,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要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25℃,氧浓度为2%时,呼吸速率为X[mg/(h•cm2)],氧浓度为20%时,呼吸速率为Y[mg/(h•cm2)].如果23+X>9+Y,说明氧气浓度增大抑制(促进或抑制)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甲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丙是图乙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正常人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中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图甲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肾上腺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二者与靶细胞结合起作用后被灭活.
(3)图甲中的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它们的作用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4)若图乙中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丙所示,图丙②中的液体为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为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腺嘌呤,上述图示化合物的具体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该化合物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在该核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嘧啶碱基,其代表字母及对应的名称分别[C]胞嘧啶和[T]胸腺嘧啶.
(3)观察两种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要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绿色色,细胞质呈现红色色.
(4)组成DNA的核苷酸有4种,但如果数量不限,在连接成长链时,由于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此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HIV、SARS病毒等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根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溫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 那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组成菠菜、HIV和噬菌体的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
A.4、4、4和5、4、4B.5、4、4和8、4、4C.8、4、4和8、4、4D.5、4、4和5、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