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①为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对于植物细胞可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对于动物细胞还可以采用生物法;②为筛选杂种细胞的过程,需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解答 解:(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去除植物细胞壁应该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2)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骨髓瘤细胞,则B为浆细胞,其来自经注射特定抗原处理后的小鼠.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对于植物细胞可采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对于动物细胞还可以采用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形成的C细胞需要进行2次筛选:第一次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以选出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或专一抗体检验阳性)以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原生质体 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2)注射特定抗原 灭活的病毒 选择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或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点评 本题结合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融合,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识记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区分,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号 | 1 | 2 | 3 | 4 | 5 | 6 |
本尼迪特试剂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1%淀粉溶液 | 3mL | - | 3mL | - | 3mL | - |
2%蔗糖溶液 | - | 3mL | - | 3mL | - | 3mL |
新鲜唾液 | - | - | 1mL | 1mL | - | - |
蔗糖酶溶液 | - | - | - | - | 1mL | 1mL |
实验结果 | 蓝色 | 蓝色 | 红黄色 | 蓝色 | 浅红黄色 | 红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材料准备 | 数量(只) | 培养液的OD值 |
甲 | 手术摧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丘脑前部) | 12 | 0.20 |
乙 | 正常组(未做手术) | 12 | 0.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上期末仿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成都校级期末)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
①产生[H]
②分解葡萄糖
③消耗ADP和Pi
④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X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则①、②、③、④代表C、H、O、N | |
B. | 若①、②、③、④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则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
C. | 若①、②、③、④是增长、波动、稳定、下降,则X为种群的数量变化 | |
D. | 若X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则①、②、③、④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色物质和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 |
B. | 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 |
C. | 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 |
D. | 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冰毒组 | 5.59 | 31.73 | 81.77 | 243.0 |
冰毒和纳洛酮组 | 1.96 | 8.11 | 15.36 | 41.23 |
纳洛酮组 | 1.94 | 8.10 | 15.81 | 42.30 |
对照组 | 1.93 | 8.13 | 15.79 | 41.8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上期末仿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成都校级期末)下列是有关生物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CO2的消耗 B.ATP的消耗
C.mRNA的合成 D.肽键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