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 |
B. | 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 | |
C. | 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 |
D. |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后1与2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其中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和a′、b和b″互为姐妹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解答 解: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2个、DNA分子8个,A错误;
B、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B错误;
C、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由于1与2属于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后1与2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还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高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后10%的细菌没有沉降下去位于上清液
B.搅拌过猛将大肠杆菌击破,使其中的噬菌体释放出来
C.培养时间过长,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 |
B. | 温度对动物细胞吸收钾离子不会造成影响 | |
C. |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钾离子吸收速率 | |
D. | 葡萄糖扩散进入红细胞的转运方向由载体蛋白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 |
B. | 细胞的功能差异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有关 | |
C. | 细胞的形态差异与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 |
D. |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神经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复制所需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 |
B. | DNA的复制过程是完全解旋后再配对复制 | |
C. | 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 |
D. | 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吡罗红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后,可观察到DNA呈现红色 | |
B. | 用健那绿染液处理活细胞后,可在高倍镜下看到高尔基体的形态 | |
C. |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 |
D.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观察到连续的分裂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和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相等
B.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大于未受精幼铃
C.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
D.GA对32P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