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B.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物质交换的效率会增强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及内部环境稳定的维持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解答 解:A、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A正确;
B、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但是相对表面积减小,因此物质交换的效率下降,B错误;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正确;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及内部环境稳定的维持,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点;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实例,识记衰老细胞的特点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般不能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是(  )
A.X射线B.亚硝酸C.病毒D.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某家庭红绿色肓遗传图解.图中6号个体为红绿色肓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
A.1B.$\frac{1}{2}$C.$\frac{1}{3}$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离开宿主细胞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2)图中操作②是搅拌,其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该实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底部.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DNA和蛋白质分离开.
(6)该实验不用H或O的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什么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和O,两者会被同时标记,为了让噬菌体含35S,操作方式应该是: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标记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
(2)图1中②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在无突变和交叉互换情况下,图1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
(3)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2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1中的②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与细胞分裂两个独立过程
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间期的短
C.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D.细胞板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的一种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表为某鉴定实验的处理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
+--
-++-
甲、乙混合+++
注:各种试剂的使用方法正确;“+”表示显色,“++”表示显色更深,“-”表示不显色.
A.甲液中含蛋白质,乙液中含有淀粉
B.甲液中含有能让乙液中淀粉水解的物质
C.甲液、乙液混合后存在的还原糖来自乙液中淀粉的水解
D.甲液、乙液中加入斐林试剂而不显色,是因为没有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