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正确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A.联会 复制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B.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C.复制 四分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D.联会 复制 四分体 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先进行DNA的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进行联会,故A、D错误。联会后因为每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出现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故B正确,C错误。
项目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 复制 | 不复制 |
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 |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 级性母细胞(或极体) | 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 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 |
着丝点变化 | 不分裂 | 分裂 |
染色体数目变化 | 2N→N(减半) | N→2N→N |
DNA数目变化 | 2N→4N→2N | 2N→N(减半) |
染色体主要行为 |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 分开 |
染色单体 | 无(0)→有(4N)→有(2N) | 有(2N)→无(0) |
同源染色体 | 有(N对) | 无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染色,以此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某种试剂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A.单倍体
B.能稳定遗传
C.高度不育
D.含四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经测定知道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若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由此推断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肽链数以及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分别为( )
A. 51个、1个、51个 B. 51个、2个、2个
C. 51个、2个、51个 D. 44个、2个、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__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 种群的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繁殖
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
C. 主动转运可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D. 易化扩散和渗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