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②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④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分析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2、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
(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
(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解答 解: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几部分,①正确;
②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所以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②正确;
③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有所差别的,③错误;
④终止子能终止转录过程,所以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④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注:实线表示O2吸收量;虚线表示CO2释放量)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含量之间的关系无氧呼吸强度随O2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B、D.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植物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氧气含量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6)当外界氧含量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1.5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注意B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含量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含量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8)写出有氧呼吸方程式C6H12O6+6C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表示某个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回答:

(1)处于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2)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3)图2中丙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8,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分裂的中期期,产生的子细胞是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或两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T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现有光颖抗锈病和毛颖不抗锈病个体杂交,F1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毛颖和抗锈病是显性状性.
(2)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有TR、Tr、tR、tr,F2中毛颖不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frac{3}{16}$,F2光颖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frac{1}{3}$.
(3)F2中要获得TT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160株.
(4)选F2中光颖不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的能量伴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循环,但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变化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从叶绿体运输到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B.抗体的合成与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具膜细胞器有关
C.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tRNA翻译后流向蛋白质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1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有关实验,图2表示小麦在最适宜的光照强度、C0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图3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牛的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数据取整数)

(1)从图1中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CO2浓度、氧气浓度、植物种类.
(2)图2中的A点表示在该温度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2中测得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为(用单位时间内CO2的总吸收量表示)8 mg/单位面积.h.当温度达到55℃ 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如图2所示小麦在30℃条件下光照12小时,20℃条件下黑暗8小时,有机物(葡萄糖)的积累量为33mg.
(4)图3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3和4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丙酮酸,D表示ATP和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的前24 h比后24 h的平均光照强度强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 h
C.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