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则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③]的名称是突触小泡.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②]线粒体.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其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出神经、f表示效应器.乙图表示突触结构,其中①是轴突、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后膜;A是突触小体、B是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f是感受器;突触包括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所以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乙图中的③是突触小泡.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②线粒体.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不能由B传到A.
(3)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所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突触小泡     ②线粒体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兴奋或抑制

点评 本题结合反射弧结构图和突触结构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熟记反射弧的结构,能根据甲图中的d(突触)判断其他结构的名称,熟记突触的类型,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细菌与线粒体在很多方面相似,都含核糖体、DNA分子,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
B.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和细菌的方式可能相同
D.线粒体和细菌细胞内的DNA都是环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两种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二倍体植物,A种植物抗甲病但不抗乙病,B种植物抗乙病但不抗甲病.某研究小组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植物细胞工程相关技术,培育能同时抗甲、乙两种病的杂种植株.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个环节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B两种植物细胞,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若该过程中使用的酶浓度过低,则可能会导致细胞吸水胀破,破坏原生质体.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胰蛋白酶.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原生质体间的促融,该过程中常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写汉字)作为诱导剂进行人工诱导,在动物细胞工程中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3)通过杂交获得的A、B两种植物的杂种细胞,必须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培育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只在神经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1、2之间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若1或2,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若无(或有),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1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1,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2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DNA数目之比为0:8:8.
(2)图2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哪一段?DE,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

(1)用甲图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G1→S→G2→M.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前、中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1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G2和M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S期细胞.
(4)若向小鼠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表所示: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列期 
总计
G1SG2M
时间(h)3.47.92.21.81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不合理的是(  )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B.乙瓶的环境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
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血液中的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时,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⑥人在寒冷时,细胞产生的ATP的量增加.
A.0项B.1 项C.2项D.3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一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4号与5号是双胞胎,但不知是同卵双胞胎还是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4号为杂合子,则1号为纯合子
B.若4号与5号基因型相同,则他们一定是同卵双胞胎
C.若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2号的父母亲中必定存在患者
D.若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3号所生的儿子有$\frac{1}{4}$概率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