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关于显性性状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不可能是杂合体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分析 显性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显性性状对隐性性状是完全显性时,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

解答 解:A、杂种F1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A正确;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的显性纯合子如AA,也可能是杂合子如Aa,B错误;
C、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具有显性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
D、显性性状是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性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对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及与基因型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依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水稻(2n=24)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A表示杂交.B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E(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3)B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C过程的处理方法是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ABC(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利用F方法可以培育三倍体.三倍体西瓜由于联会紊乱,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正常的植株Aa与该植株用F方法得到的四倍体植株杂交,后代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4种,比例是1:5: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所给图一至图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全过程叫中心法则
(2)看图回答:

图二图三图四
生理过程DNA的复制转录翻译
模    板P链、T链A链D链
(3)能完成图一中③④的生物是RNA病毒.
(4)图五是转运RNA(tRNA),在生物细胞中共有61种.
(5)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frac{1}{6}$.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优育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原理是降低了源于共同祖先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2)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其他人均正常,则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源于他的母亲(“父亲”或“母亲”)体内基因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突变.医生建议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男性胎儿,以降低发病率.
(3)现有一对高龄夫妻,家族中没有任何遗传病史.医生仍要求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目的是避免生育先天性愚型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儿.
(4)某对新婚夫妇进行遗传咨询,医生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绘出系谱图(图1)如下(11号与12号是新婚夫妇):

请据图推断,他们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frac{1}{10}$;不患病的概率为$\frac{27}{40}$.
(5)如果将相关基因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致病基因形成条带的位置与正常基因不同.图为一段时间后对这对夫妇的胎儿及家族中部分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图2):
结合(4)中系谱图分析,胎儿将不患(填“患”或“不患”)半乳糖血症,他携带的致病基因最终来源于1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参是一种适宜在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胡杨、人参;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对于甲植物来说,图2中Ⅰ、Ⅱ、Ⅲ、Ⅳ状态对应图1的光照强度依次是c、b2、b1、0.
(3)假如胡杨、人参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人参.
(4)在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如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胡杨、人参两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叶绿素a含量相对较多的植物是胡杨.

(5)在生产实践中人工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为了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办法,增施有机肥后,若保持温度等条件不变,则d点将向向右上移动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2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2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表:
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
A10.663.07
B13.043.02
C15.91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中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应增加一组空白对照组;步骤②应该选取相同位置相同数量、相同大小的绿色叶片.
(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在水分和氮肥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或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
(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实际消耗量,理由是小麦自身呼吸还生成一部分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O2释放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
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
D.生态系统中,生物和无机环境间无信息传递发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它们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