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
B.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使其pH明显降低
D.②与③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淋巴、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血浆,据此答题.

解答 解:A、③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故肝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A正确;
B、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其pH不会明显降低,C错误;
D、②组织液与③细胞内液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依据是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而没有中心体.
(2)将如图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三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最大的是乙,主要原因是无细胞壁.
(3)如图三种细胞都有核糖体的原因是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甲图细胞不是(填“是”或“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理由是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
(5)制作红茶的关键过程是“将细胞揉破”,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与酚类接触,底物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从而使茶叶变褐色.这体现了细胞生物膜系统具有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据图回答“内环境”的相关问题:
(1)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2和3(用图中数字表示)
(2)请你用箭头和数字表示2、3、4所示液体之间的转变关系
(3)[2]和[3]之间的转变与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变变化有关,它们的渗透压大小与其所含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淋巴流动的意义之一是回收由[3]进入[2]中的小分子蛋白质,如果某人的下肢淋巴流动受阻,则[2]组织液的量会大大增多,从而下肢出现水肿.
(5)[3]的pH是相对稳定的,这与其中的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_和HPO42-这两种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C.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个,一年内新生个体数20个,死亡个体数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影响该种群密度
B.某草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草原田鼠提供了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草原田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草原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D.我国神农架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雌蕊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2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______。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_。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 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
B.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培育出了生产青霉素的髙产菌株
C.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两者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