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特定时期染色体与 DNA 比值的变化
B.该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特定时期 DNA 含量变化情况
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核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 等于 23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等于 23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
染色单
体数
DNA
分子数
染色体组数



间期2n0→4n2n→4n2
分裂期前、中期2n4n4n2
后期2n→4n4n→04n2→4
末期4n→2n04n→2n4→2



间期2n0→4n2n→4n2

前、中期2n4n4n2
后期2n4n4n2
末期2n→n4n→2n4n→2n2→1
减Ⅱ前、中期n2n2n1
后期n→2n2n→02n2
末期2n→n02n→n2→1

解答 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即染色体与 DNA 比值会由1变成$\frac{1}{2}$,再变成1,不能用图示曲线表示,A错误;
B、该曲线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NA 含量变化情况,B正确;
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核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 等于 23,C正确;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等于 23,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及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能结合曲线图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 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Ⅰ B.Ⅱ C.Ⅲ D.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五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生物体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只能发生①过程

B.某些生物体既能进行②过程,也能进行③过程

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

D.④过程只能发生在某些植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能使 ADP 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是(  )
A.线粒体内的[H]与 O2 结合B.CO2 从组织细胞进入内环境
C.将 NADP+还原为 NADPHD.硝酸根离子进入根毛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显示 a 具有专一性,反应前后性质未发生改变
B.a 成分均是蛋白质,植物体内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
C.可以用 c、d、e 的生成速率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PH 过高对 a 的影响比温度过低时对 a 的影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如图为人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①~④中,若给④处适宜刺激,①处发生反应,则说明反射弧完整.
(2)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C(A/B/C).经改正后,表示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A(A/B/C).
(3)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D.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存在一定的关系,请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对神经调节的影响: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或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答一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A.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天敌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明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AB(填字母);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8%.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15N标记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其结果可能是(  )
①含有15N的DNA分子占$\frac{1}{4}$                 
②含有14N的DNA分子占$\frac{3}{4}$
③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④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