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A错误;
B、当显微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8×=2个,B正确;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标本位于右下方,故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C错误;
D、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
C.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两侧液面会持平
D.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EF段__________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
(2)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_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光照下释放O2(mg/h) | 9.67 | 14.67 | 19.67 | 21.67 | 19.33 |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等量的含有足量CO2缓冲液的培养液分别装入7只试管,再将数量相同的小球藻分别浸入7只试管中,然后分别放入7个水浴锅中。
第二步:分组控制温度,使其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梯度差为1℃),并分别编号为1~7号。
第三步:光照6 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刺激结构①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2次,方向________;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甲图做以下实验:先用电刺激②上的一点,检测到④上有电位变化;再用电刺激④上的一点,检测到②上无电位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山羊已经产生出重组的人类丁酰胆碱酯酶(BCE),该酶可以用于对抗生化武器。下图是转基因山羊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获得的BCE基因常通过PCR技术以扩增数量,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实施PCR过程中加入的Taq酶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将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2)向培养精子和卵母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从雌性山羊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_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往往需要向雌性山羊体内注入____________激素。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____________。
(4)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山羊遗传物质相同的小羊,可对囊胚进行____________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 ℃)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图甲的________(填序号)中,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绿光因为吸收最少而被反射出去。图乙过程发生在图甲的____________(填序号)中。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利用和产生分别发生在图甲的________(填序号)中。
(2)图乙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P、M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