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 月20 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 种方式的处理,3 次重复,每隔15 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 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 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 天,则3 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 从堆放、水泡2 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A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三种处理方式可看作对比实验,据图像中秸杆残留量知分解效果最好的是土埋法其次水泡法和堆放法。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秸秆还田翻耕实质就是土埋法有利于秸杆分解加速物质循环速度故A选项说法是正确的;土埋法对秸杆分解效果较好是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物种丰富度较高土壤条件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即B选项说法是正确的;实验前后进行了105天即三个半月持到十一月,如果提前三十天(一个月)则到十月实验结束,在此期间相比较而言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水分总体上比7月20日开始实验要高、要多效果更好分解速度更快故三条曲线总体上要下移即C选项说法不正确;堆放、水泡两种情况条件不同如温度、水分、氧气量、无机盐等条件均不相同不能说明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的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解者对有机物分解条件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获取能力,试题中等偏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题型:021
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江苏卷)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多选)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4.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 7 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 3 种方式的处理,3 次重复,每隔 15 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 30 天,则 3 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 2 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