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
Ⅰ、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1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2)图1甲过程中,B物质是
 
;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
 
,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当反应时为0.5s时,14CO2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
 
(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
 
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
 

Ⅱ、图2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2-A所示).
(4)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2-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
(5)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Ⅲ、在一定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CO2的浓度与变化量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CO2的浓度(mg/L)CO2饱和时外界CO2的浓度(mg/L)CO2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mg/100cm2叶?小时)
A植物41064
B植物818108
(1)若A植物与B植物的受光总面积分别是1.2m2、2.5m2,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先光照13小时,再黑暗11小时,则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
 
g葡萄糖(相对原子量:C-12,O-16,H-1.取小数点后两位).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1、分析图1:(1)甲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①表示暗反应过程;②表示光反应过程;其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2)乙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其中C表示二氧化碳.
2、分析图2,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刻度移动表示是氧气的变化量.液滴移到最右边,此时一天中储存氧气最多,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由数据可知,相同的时间刻度变化越来越小,说明释放的氧气量在减少,对应图B中de段或fg段.
3、分析表格,根据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A植物与B植物CO2饱和和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光下植物吸收CO2的量-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分析.
解答: 解:Ⅰ、(1)图中乙生理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
(2)甲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反应是a.CO2的固定:CO2 +C5
2C3、b.CO2的还原:2C3
(CH2O)+C5 +H2O,所以B物质二氧化碳;A物质是水的光解的产物氧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氧化还原氢,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只有①暗反应阶段消耗ATP.
(3)根据“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减弱,所以消耗的五碳化合物的量减少,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不变,导致五碳化合物的生成量不变,所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导致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
Ⅱ、(4)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动是由氧气的增减造成的,只在有氧气释放,液滴就会右移.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
(5)表格中数据表明,氧气的产生速率在逐渐减小,在B曲线上所对应的区段是de和fg.A点氧气吸收减少,与夜晚温度低有关.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定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A装置完全相同的C装置,将C装置遮光放在与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Ⅲ、(1)由表格可知,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A植物与B植物CO2均饱和.100cm2叶一天中A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6×13-4×11=34mg,1.2m2叶一天中A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120×34=4080mg=4.08g.100cm2叶一天中B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10×13-8×11=42mg,2.5m2叶一天中B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250×42=10500mg=10.5g.则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吸收的CO2的量为10.5-4.08=6.42g.由于每消耗6摩尔CO2产生1摩尔葡萄糖,因此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的葡萄糖量=6.42×180÷(6×44)=4.38g.
故答案为:
Ⅰ、(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CO2 线粒体内膜        ①
(3)反应时间        同位素标记法      降低CO2的浓度(或CO2的浓度)
Ⅱ、(4)18(或g)
(5)De(或fg)     a点时刻温度较低     对照实验: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C,将C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Ⅲ、(1)4.38
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消毒和灭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干热灭菌
B、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巴氏消毒法
C、接种环-酒精擦拭
D、空气-紫外线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提取绿叶中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和对光吸收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5克绿叶放入研钵中,再放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就可提取到绿叶中色素
B、将提取的色素液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就可看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C、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理论依据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若观察实验结果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及了层析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
A、线粒体B、高尔基体
C、核糖体D、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③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
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
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1)某细菌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
 
,碳源是
 
,氮源是
 

(2)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上述培养基培养获得细菌A,为了大量获得细菌A,能否利用上述培养基培养?
 

(4)培养得到大量细菌A后,可通过
 
技术获得大量的脲酶.
(5)经过对细菌A的菌种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获得5种突变菌种都不能在上述培养基上生长.已知A、B、C、D、E都是合成脲酶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A、B、C、D、E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02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比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少
C、d点甲植物细胞内的C3(三碳化合物)含量比b点高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造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不同的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的
 
 
 
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