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点是 。
(2)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 ℃时测得的。通过本实验,你对酶的最适温度的认识是 。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
(3)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 。
(4)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1)可反复使用
(2)80 既能使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 60~70℃
(3)A B
(4)曲线如下图
解析试题分析: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优点是:可以反复使用。
(2)由于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酶的最适温度为80℃,因此曲线中数据均为80℃下的数据;结合曲线②可知,酶的最适温度可以认为是既能使酶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又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温度;该酶的最适温度范围是60~70℃。
(3)观察两个模型可知,图A中抑制剂和底物都可以和酶结合,因此底物浓度的变化,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图B中抑制剂与酶结合后,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不能和底物结合,因此底物浓度升高,也不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故甲乙分别对应图A和图B中模型。
(4)根据甲模型,加入抑制剂甲后,起始反应速率变小,但是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起始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超过不加抑制剂时的起始反应速率。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 的野生酵母菌。如果要从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葡萄酒制作成功与否,经发酵后需用 来检测。若要制作葡萄醋,则需要在 条件下。
(2)提取玫瑰花精油常采用 法,原理是利用 将其携带出来。
(3)要鉴定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常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如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细菌;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可用来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 过程。
(2)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通常需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 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
(4)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 ,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 和 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流动情况是 ,兴奋传到B处时的信号变化是 。
如果将记录仪的C、D两电极均置于膜外,观察记录C、D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请在右图中画出电位变化(注:静息时的膜外电位为零)。
(2)B处结构是由 、 和突触后膜组成,该处兴奋的传递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3)胰岛素是由 分泌的,它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
(4)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主要是通过血液中 的变化作用于胰岛进行调节。
(5)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正常,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 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为研究腺垂体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健康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
A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B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并记录。
③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使促甲状腺激素失去活性;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甲状腺激素浓度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的变化曲线)
(3)分析与讨论
①用甲状腺激素浓度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小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C组作为对照组,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了探究外界因素与蜜柑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在4月、6月测定了某地晴朗天气下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图)和胞间CO2浓度(B图)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与蜜柑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
(2)影响蜜柑叶片胞间CO2浓度大小的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与叶片的 (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环境因素)有关。
(3)在4月晴天的11:00-13:00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据图分析,此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4)在6月晴天的11:00--13:00时,蜜柑叶片胞间CO2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迸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的ATP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 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受损,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此时,采用向叶片喷雾的方法,则可有效提高蜜柑的净光合速率。
(5)用单侧光照射蜜柑幼苗尖端一段时间,细胞壁明显伸长现象发生在幼苗尖端下部 侧.若要在细胞水平上验证该现象,可取幼苗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制成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根据观察并测量细胞长度的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盐碱地区不同树种的抗盐碱能力,研究人员采用测定叶绿素含量、灰分含量、叶细胞质壁分离等指标,综合分析花棒、胡杨、枸杞3类树种的抗盐上限和耐盐能力大小。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3类耐盐树种叶绿素、灰分、叶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树种 | 叶绿素 | 灰分 (g/L) | 不同浓度 (g/L) 质壁分离数P(%) | |||||||
a+b(mg/g) | a:b | 3 | 4 | 5 | 6 | 7 | 8 | 10 | ||
花棒 | 0.8937 | 1.89:1 | 68.9 | 0 | 0 | 58 | 70 | 81 | 100 | 100 |
胡杨 | 0.6970 | 1.43:1 | 87.1 | 0 | 0 | 0 | 0 | 0 | 54 | 86 |
枸杞 | 0.5677 | 1.14:1 | 221.7 | 0 | 0 | 0 | 25 | 50 | 68 | 100 |
非盐碱地树种 | 1.38 | 3:1 | 50~150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M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性状的遗传涉及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据图回答问题:
(1)植株M花色的遗传遵循 遗传定律。
(2)图A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4)据图可知,基因对花色性状的控制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若让图A中的F2紫花植株随机传粉,其后代纯合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通过DNA重组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__的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