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某同学研究小家鼠尾巴弯曲和正常、体色鼠色和黑色两对性状遗传时,用四对亲代小鼠进行了大量杂交实验.将每对亲代鼠多次杂交产生的予代的结果统计如下:
杂交组合亲代子代
雌性雄性雌性雄性
1黑色正常尾鼠色弯曲尾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1:1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
2鼠色正常尾鼠色正常尾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3:1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3:1
3黑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黑色正常尾=1:1
4黑色弯曲尾鼠色正常尾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1:1鼠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鼠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1:1:1:1
(1)控制小鼠尾巴上述性状和小鼠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填染色体类型).
(2)若用A-a和B-b分别表示小家鼠上述的尾巴性状和体色性状基因,请写出杂交组合1、2、3亲代鼠的基因型.1bbXaXa、BbXAY;2BbXaXa、BbXaY;3bbXAXa、bbXAY.
(3)若用组合1亲代中的雄鼠与组合4子代中鼠色弯曲尾雌鼠杂交,则产生鼠色弯曲尾雄鼠的概率是$\frac{3}{16}$.

分析 分析表格:根据杂交组合2可知,鼠色与鼠色杂交,后代无论雌雄鼠色:黑色均为3:1,说明鼠色对黑色为显性,并且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根据杂交组合3可知,弯曲尾和弯曲尾杂交,后代中雌性全为弯曲尾,雄性中弯曲尾和正常尾各占一半,说明弯曲尾对正常尾为显性性状,并且控制尾巴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尾巴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杂交组合1中,黑色(bb)与鼠色(B_)杂交,后代中鼠色:黑色=1:1,因此亲本中鼠色个体基因型为Bb;正常尾雌性的基因型为XaXa,弯曲尾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杂交组合2中,鼠色与鼠色杂交,后代无论雌雄鼠色:黑色均为3:1,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Bb;正常尾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aXa,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aY,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杂交组合3中,黑色弯曲尾雌性(bbXAX-)与黑色弯曲尾雄性(bbXAY)杂交后代出现正常尾雄性个体,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
(3)组合1亲代中的雄鼠的基因型为BbXAY,组合4子代中鼠色弯曲尾雌鼠的基因型为BbXAXa,它们两者杂交 产生鼠色弯曲尾雄鼠(B_XAY)的概率=$\frac{3}{4}×\frac{1}{4}=\frac{3}{16}$.
故答案为:
(1)X染色体和常
(2)bbXaXa、BbXAY      BbXaXa、BbXaY       bbXAXa、bbXAY
(3)$\frac{3}{16}$

点评 本题以表格为载体,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首先能够根据表格中的各杂交组合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的位置,从而确定各亲本的基因型,再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精编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在某有丝分裂野生型酵母(2n)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线粒体会被纺锤体推向细胞两极。

(1)下列关于该酵母细胞分裂间期亚显微结构的推测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酵母细胞是真核生物,所以能观察到核仁

B.酵母细胞的分裂间期具有完整的核膜,所以能观察到核孔

C.因为是分裂间期,所以一定能观察到2n条细丝状的染色质

D.酵母细胞在分列过程中能形成纺锤体,所以在间期一定能观察到中心体

该酵母某突变株的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物质的分配与野生型相同,但细胞分裂的结果不同。图15显示该突变株细胞分裂过程中线粒体分配与细胞质分配之间的关系。

(2) 据图判断,该突变株发生一次细胞分裂后,其中一个子细胞_______________。

A.未获得亲代细胞的线粒体

B.获得亲代细胞45%左右的线粒体

C.未获得亲代细胞的核物质

D.获得亲代细胞65%左右的细胞质

(3)在图15 时间轴上0时刻,该突变株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模式最可能是图16各模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

(4)该突变株的细胞周期长度是_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编号回答),结合图及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

①约25分钟 ②约40分钟 ③ 约45分钟 ④ 90分钟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 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 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 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氨基,D表示羧基
(2)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B、C、G,表示肽键的字母是E、F.
(3)图中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该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组成.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遗传规律
先天性夜盲症是不同种基因控制的多类型疾病,一般分为固定性夜盲和进行性夜盲;前者一出生便会夜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者发病较晚,又分为两种:1号常染色体的显性(A)和4号常染色体隐性(b) 引发不同的进行性夜盲病症.”以下是甲、乙两个家族的不同种类夜盲症遗传系谱图,已知甲家族中,Ⅰ-1和Ⅱ-5为纯合体.

(1)表现为固定性夜盲症的是甲家族;另一家族的非固定性夜盲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2)若甲家族Ⅱ-4和Ⅱ-5再生育一个携带致病基因的健康孩子的几率是$\frac{1}{4}$.
(3)已知两家族彼此不携带对方家族致病基因.甲家族中的Ⅲ-5与乙家族Ⅲ-4婚配,生育一个表型健康孩子的几率是$\frac{7}{8}$.
人类RH血型与红细胞膜上的D抗原有关,目前这种D抗原共发现五种.D抗原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人群中该等位基因共有8种,分别是R1、R2、R3、R4、R5、rx、ry、rz;其中R1、R2、R3、R4、R5是显性基因,控制5种D抗原的产生,相互间为共显性;rx、ry、rz隐性基因,隐性基因都不能控制D抗原形成.
(4)8种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所造成;复等位基因现象为遗传多样性.
(5)人群中RH血型的表现型共有16种.
研究知道,某基因型为AaBbR1R3女性的配子情况如下表所示:
子代表现型ABR1ABR3aBR3aBR1
比例$\frac{3}{16}$$\frac{1}{16}$$\frac{3}{16}$$\frac{1}{16}$
子代表现型AbR1AbR3abR3abR1
比例$\frac{3}{16}$$\frac{1}{16}$$\frac{3}{16}$$\frac{1}{16}$
(6)RH血型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7)若上述AaBbR1R3的女性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后代aabbR3R3的个体出现的几率是$\frac{9}{2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需解旋酶解旋
B.原核细胞可边转录边翻译
C.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D.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DNA含量为2a,如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C~D.(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精细胞.
(2)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染色进行复制(或答染色单体出现或DNA复制).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