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图1表示某植物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乙和丙,对应图2中的c(用a、b、c、d中的一个点回答)点.
(2)若该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b,则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否(是或否).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溶液,所得数值为呼吸作用吸收氧气NaHCO3或缓冲溶液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0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水.

分析 分析图1: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当曲线上升时,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者只进行呼吸作用;当曲线下降时,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并且图中乙、丙两点为平衡点,即二氧化碳吸收等于释放,表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分析图2:在光合作用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可通过氧气的产生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
图中氧气的产生总量可表示实际光合速率,a点时的二氧化碳释放可表示呼吸速率.

解答 解:(1)在图1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乙和丙点处于拐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对应在图2中c点二氧化碳释放量为0;氧气的产生总量为6,说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都用于了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
(2)该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b,氧气总产生量为2,呼吸速率为6,说明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强度,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真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与净光合作用之和,呼吸作用需要在黑暗的条件下侧得,NaOH可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此时装置压强的变化就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在光照作用下,NaHCO3溶液可以提供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此时压强的变化应是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差值.
(4)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原料,植物细胞吸收18O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水.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乙和丙   c 
(2)否
(3)黑暗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NaHCO3或缓冲溶液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
(4)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由此可知(  )
A.此细胞中的基因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此细胞内共含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C.此细胞到后期时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该动物只产生AB、aB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
岩石圈成分所有其他成分<1
含量47287.94.53.52.52.52.20.460.220.19
人体成分所有其他成分<0.1
含量6325.59.91.40.310.220.030.060.050.03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非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从非生物界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原子总量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原子总量的74%左右.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O、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O. ②构成细胞的四大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B.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D.病毒是生物,但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过程分别发生在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B.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
C.甲、乙两种生物膜产生[H]的过程不同
D.图甲中的[H]将要用于C3的还原,图乙中的[H]来自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一个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基因以A或a表示,乙病基因以B或b表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I3和I4不携带乙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属于显性遗传,乙病属于隐性遗传,两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
B.I1和I2表现正常,但Ⅱ7患乙病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
C.可以推测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D.12和Ⅲ13结婚,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染色体
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叶绿体中发生CO2→C3→C6H12O6的变化,线粒体中发生C6H12O6→C3→CO2的变化
D.线粒体内产生的CO2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6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RNA,真核细胞有RNA
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④处的O2浓度比⑤处的O2浓度高
B.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①内
C.血浆蛋白、CO2和葡萄糖可以在图中②内找到
D.图中③的成分回流受阻会造成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