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末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他得出结论:膜都由脂质组成的.
(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3)1970年,科学家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个细胞.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分布.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嵌合体比例,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假如分别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请将实验结果用与上图类似的柱状图表示:

(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分析 生物膜的探究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末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发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细胞膜的静态统一的结构;1970年,科学家将将鼠细胞和人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将融合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发现蛋白质能在融合细胞中均有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解答 解:(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末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发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细胞膜的静态统一模型.
(3)1970年,科学家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取单个细胞;杂交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标记性抗体,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观察在细胞融合及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中膜蛋白的分布情况.
①由柱形图可知,在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主要,嵌合体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后达到100%,说明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因此分别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嵌合体的比例会依次升高.
③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故答案为:
(1)溶于脂质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电镜     暗-亮-暗
(3)胰蛋白酶    标记    分布
①一定的流动性

③流动镶嵌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探究历程的了解和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学会图文转换,获取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③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应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成高倍镜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朝右上方移动装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该方式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基因如甲图所示,则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AbC、aBC、abC.
(3)若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约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孔雀开屏B.飞蛾扑火C.大雁展翅D.老马识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在光照充足时,该细胞内[⑩]产生的气体的去向一部分被⑥有氧呼吸消耗,一部分释放到大气中.下列对⑥、⑩两种细胞器共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③④⑤.
①都有双层膜和基质;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④都含有DNA;⑤代谢过程中都有[H]产生;⑥都普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2)若将B细胞诱导成愈伤组织,则培养基中除加入水、无机盐和糖类外,还需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若将该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则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 酶处理.
(3)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写字母)F,E1与E2的区别是碱基组成不同,五碳糖不同
(4)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过程(或翻译过程),使细胞发生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C.每天光照12小时,在25℃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在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一般是无害的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D.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中细胞膜破裂,核酸分子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b),据图回答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X链碱基组成为CAT,Y链碱基组成为GUA.
(2)通过右图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Ⅱ6的基因型为Aa,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8}$.
(4)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会发生改变?不发生突变为什么?因为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为CTC,对应的密码子由GAA变为GAG,仍是谷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