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 F1 | F2 |
甲×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15:1 |
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代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故A正确;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故甲乙丙均为纯合子,B正确;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正确;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为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动物克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均需要胰蛋白酶处理 |
B.细胞株在传代培养过程不会出现异倍体核型 |
C.细胞系经过克隆培养法可以得到纯化 |
D.受体细胞的调节蛋白使重组细胞的核基因表达受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人体基因Y的表达过程,①~④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
B.②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RNA酶的催化作用 |
C.③过程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 |
D.④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ATP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B.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 |
C.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
C.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 |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是:蛋白质中有肽键,而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那么下列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愈伤组织的叙述,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培养愈伤组织有可能获得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 |
B.平衡激动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可调节愈伤组织生根或生芽 |
C.将愈伤组织放在摇床中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胚性细胞 |
D.在培养基中加入毒蛋白可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产生抗病性突变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样地 | 类群数 | 个体数 |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
人工广场绿地 | 14 | 8 | 3 | 182 | 74 | 22 |
某植物园 | 13 | 7 | 4 | 190 | 92 | 18 |
农用地 | 11 | 8 | 4 | 92 | 113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