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A.雌、雄原核形成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精子接触透明带 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
B.神经调节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D.所有生物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
C.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
D.酒精发酵过程中没有ATP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1)疟原虫是一种原生生物,可以在人或按蚊体内进行生长及繁殖,属于营_______(腐生/寄生)的异养生物, 则以下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
A草履虫 B大肠杆菌 C颤藻 D放线菌 E光合细菌 F毛霉 G硝化细菌 H灵芝
(2)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3H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可以显示青蒿素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异亮氨酸对于成人来说也是______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即人体 细胞不能合成,必须__________________的氨基酸。
(3)青蒿素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血红蛋白所包含的铁元素与 ___________ _并称为细胞内的微量元素,同时血红蛋白作为一种功能蛋白,其含有________条肽链,在生物体内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家狗中,基因型A_B_为黑色,aaB_赤褐色,A_bb红色,aabb柠檬色。一个黑狗与柠檬色狗交配,生一柠檬色小狗。如果这只黑狗与另一只基因型相同的狗交配,则子代中红色和赤褐色的比例是( )
A.9:16 B.1:1 C.3:1 D.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的曲线图。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供白天光合作用所用。下列关于蝴蝶兰在长期干旱条件下0~4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ATP和[H]的合成,可进行暗反应 B.无ATP和[H]的合成,不进行暗反应
C.有ATP和[H]的合成,不进行暗反应 D.无ATP和[H]的合成,可进行暗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是( )
①酶都是蛋白质
②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③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④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淀粉酶浓度和淀粉溶液浓度对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 自变量 | 组别1 | 组别2 | 组别3 | 组别4 | 组别5 |
实验一 (淀粉溶液浓度为10%) | 淀粉酶浓度 | 0 | 1% | 2% | 3% | 4%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100 | 200 | |
实验二(淀粉酶浓度为2%) | 淀粉溶液浓度 | 0 | 5% | 10% | 15% | 20%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65 | 65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限制组别4相对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溶液浓度
B.实验二中,限制组别4相对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酶的浓度
C.实验一中,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均将增加
D.实验二中,若提高淀粉溶液浓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均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