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位神经系统的突触结构,其中X代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防止突触肌肉持续兴奋.
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静息状态下钠离子通道关闭,激活状态下,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失活状态下,B侧钠离子通道关闭,复活状态下A侧钠离子通道关闭,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看图可知:图甲中X代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首先复活,进入静息状态,然后才能进入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 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点位转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Ach酯酶
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递质的本质及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对于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醋酸铅溶度(m∥L) | 胸腺细胞凋亡率(×10-4) |
甲 | 0 | 0.35±0.05 |
乙 | 125 | 1.03±0.52 |
丙 | 250 | 1.65±0.40 |
丁 | 500 | 3.08±0.56 |
A. | 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 | |
B. | 醋酸铅的浓度是因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自变量 | |
C. | 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 |
D. | 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 | 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 | |
C. | 群落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 |
D.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甲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 | |
B. | 图1中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 |
C. | 图1中乙细胞的子细胞对应图2中的细胞类型有c、d、e | |
D. | 图2中若b、c、d和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d、c、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内众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 |
B.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分配 | |
C. | 细胞体积小,物质运输效率高,因此细胞体积越小越好 | |
D.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复杂细胞器,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 | B. | 26 | C. | 30 | D. | 8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树木A与B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 | B. | 树木A与D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 ||
C. | 图中全部植株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 | D. | 树木E与F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邢台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①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②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中心法则
③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④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⑤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年份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出生率/% | 17.9 | 27.3 | 29.6 | 22.7 | 24.9 | 30.2 |
存活数/只 | 44 | 54 | 66 | 78 | 96 | 122 |
A. | 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4.5% | |
B. | 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 |
C. | 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
D. | 麋鹿引入保护区后,总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