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1、2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
 

(2)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如图所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
 
(填字母).
(3)已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物质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生理学上称该物质为
 
.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该物质,因而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由此可见该物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
(4)若某药物可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④实验结果:
 
考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 解:(1)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原因是在突触间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2)踢小腿时,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此时支配屈肌的传出神经处于静息状态,即图中C处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3)突触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来完成的;若某物质通过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那么该突触后膜就处于静息状态,后一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
(4)若设计实验证明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那么该实验自变量设置只能在突触间和神经纤维做文章(即单一变量是药物放置的位置不同),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因变量(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是否收缩)得出实验结论.
③第一步:将药物置于B,刺激神经纤维1处;
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
④实验结果:将药物置于B,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不收缩;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收缩.
故答案为:
(1)突触                       
(2)C
(3)神经递质         抑制 
(4)③第一步:将药物置于B,刺激神经纤维1处
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
④实验结果:将药物置于B,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不收缩;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收缩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突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信息,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突触之间传递的原理,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B、采用方法①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C、在抗原侵入宿主细胞之前,细胞免疫就已被激活
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与浆细胞有关而与T细胞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消除SARS病毒
D、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置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
 
.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是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说明
 

(2)图2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
 
活性实现的.
②生长素浓度过高时细胞的伸长却受到抑制,这与另一种植物激素
 
的含量增加有关.
③请写出探究IAA促进离体豌豆节间切段伸长的适宜浓度的实验思路.
 

④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利于防治有害动物和合理利用、保护野生资源.请依据图中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的自我调节模型中的调节机制为
 
;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2)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J”型增长,此时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在某一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绵羊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只,且1只羊和50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防治,鼠的数量减少了2000只,则羊种群的K值可上升为
 
只.
(3)图乙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种群未来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其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
(4)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多于华南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有较大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当大熊猫看到本地的翠绿冷箭竹明显减少时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图1和图2中的离子通道分别允许Na+和C1-通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B、图l所示的膜电位变化,能以局部电流方式进行传导
C、图2中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更不易去极化
D、图2中的神经递质没有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细胞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料
C、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将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对某猕猴种群的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性比例(1:1) 占种群比例(%)
生殖前期 1:1.07 47.5%
生殖期 1:0.82 38.0%
生殖后期 1:0.93 14.5%
A、猕猴种群的数量已接近其环境容纳量
B、生殖期性比率的改变不会影响出生率
C、性比率的大小可预测猕猴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D、领域行为是调节猕猴种群数量的重要外源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特定条件下不同概念的关系模型,则模型及其中的X、Y、Z可分别代表(  )
A、能量流动过程;无机环境的光能、生产者、消费者
B、内环境中物质交换; 血浆、组织液、淋巴
C、水盐调节;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
D、胰岛素基因表达; DNA、mRNA、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