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外源基因需要导入受体细胞才能实现其表达功能.下图示一种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所示的导入方法称为显微注射法.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通常采用受精卵.
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需要从受体细胞群中筛选出已获得目的基因的细胞,下图①-③示一种筛选方法的过程.
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分别是Amp(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Tet(四环素)抗性基因,其中在Tet抗性基因上有下列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插入将导致Tet抗性基因功能性失活),请据图分析回答:

(2)图中①过程所需的酶是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3)经过①过程,pBR322质粒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A是目的基因成功插入(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不成功(没有发生重组的质粒).
(4)②过程表示用含四环素(使细胞停止生长,但不致死)和环丝氨酸(使生长的细胞致死)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甲,则培养结果C表示在培养基中可能存活的细菌包括导入不成功的细菌和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5)若要进一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受体细胞D,则③过程需要做的处理是(请参照过程②的方法)将存活的细菌转移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通常可以识别长度为4-8个核苷酸的特异序列.下列图示限制酶Sau3AⅠ对DNA片段切割的结果.

(6)请据图分析,Sau3A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表示)是↓GATC.
下表列出了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含两个抗性基因的质粒)和图2(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
限制酶XhoⅠBclⅠSalⅠBamHⅠXbaⅠ
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C↓TCGAGT↓GATCAG↓TCGACG↓GATCCT↓CTAGA

(7)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实现定向连接和便于受体细胞的筛选,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应选用XbaⅠ和BamHⅠ,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的酶应选用XbaⅠ和BclⅠ.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通常采用受精卵,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2)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成过程,该过程首先需要采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其次还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3)经过①过程,pBR322质粒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A,即目的基因成功插入(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不成功(没有发生重组的质粒).
(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因此②过程中用含四环素(使细胞停止生长,但不致死)和环丝氨酸(使生长的细胞致死)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甲时,则培养结果C表示在培养基中可能存活的细菌包括导入不成功的细菌和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5)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若要进一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受体细胞D,则③过程需要将存活的细菌转移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6)由图可知,Sau3A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是↓GATC.
(7)目的基因上有限制酶BamHⅠ的切割位点,则不能用该酶切割外源DNA分子,因此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实现定向连接和便于受体细胞的筛选,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的酶应选用XbaⅠ和BclⅠ;由于BclⅠ和BamHⅠ切割后产生的黏性目的相同,因此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应选用XbaⅠ和BamHⅠ.
故答案为:
(1)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2)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3)目的基因成功插入(重组质粒)       目的基因插入不成功(没有发生重组的质粒)
(4)导入不成功的细菌和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5)将存活的细菌转移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6)↓GATC
(7)XbaⅠ和BamHⅠXbaⅠ和BclⅠ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和3个突触小体
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图中如果④中蛋白减少或①流动受阻,均可导致⑥增多
C.如果⑦表示肝细胞,饭后4小时的A端CO2浓度较B低;但葡萄糖浓度较B端高
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蛋白质热变性后,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生物体内的糖类主要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与分化的问题.
图1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亚显微结构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图象,图3表示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⑥]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⑦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如RNA(或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或DNA聚合酶;或解旋酶均可)等通过该结构.(举一例即可)
(2)细胞色素C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生物化学证据,该物质主要存在于图1的[②]线粒体中.科学家利用含3H标记尿苷(3H-UdR)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并在其中加入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和测量到AC.(多选)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U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中有纺锤丝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3)图2中所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中DNA复制一次,中心体复制二次,而此细胞属于图3中的BC段.
(4)用32P标记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20.
(5)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形成红细胞、血小板、碱性粒细胞、单核粒细胞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多选)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B.血小板、粒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完全不同
C.从分化潜能上分,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从温暖的房间走到寒冷的室外时,不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①③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C.骨骼肌中物质氧化分解加速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过程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方法是:利用离心、振动、电激等(至少写出两种)促使原生质体融合;化学方法是:用聚乙二醇等试剂作为诱导剂诱导融合.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中过程④相当于脱分化,过程⑤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若利用此技术生产人工“种子”,需要将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面用一层有机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内放入一些营养物质,这层膜和这些营养物质分别具有种皮和胚乳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7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示意图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植物部位光质(光照强度
相同且适宜)
温度
(℃)
两侧水柱高
度差(mL/4h)
1天竺葵25240
2天竺葵2530
3紫罗兰25160
4紫罗兰25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I为氧气,在甲中[H]参与的具体过程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图1甲和乙中[H]是否是同一种物质?否 (填“是”或“否”).乙中[H]的来源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图2进行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和光质.在该实验中左侧液面均高于右侧,其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利用该高度差可以计算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利用容器1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速率为15 mL/h.
(4)为了使测定的数据更客观准确,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图2装置的不同处理是将植物换成相同的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